朝堂文武百官都將視線看向了李相白。站在泰正殿內的李相白已經侃侃而談。
“李相白是補書匠,修書也讀書,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觀察民生的視角……”
赫連城皺眉,“等等!”
李相白有神的目光看向文淵閣的法家大賢。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怎麼沒有聽說過這句話,誰說的?”法家大賢一本正經的問。
李相白笑了笑:“北方的一個大鬍子。”
赫連城哽!
楊白鷺笑了笑:“誰說的並不要要,但這句話說的確實有大道。”
女帝點頭,認可李相白的這句話。
赫連城鐵青著臉不說話了。
李相白目光左右掃視,沒有接話,那就繼續。
“大周初建前後百年,天下大亂,諸國林立,按道理這段歷史期間民生不穩,國家積貧積弱才對,可相白髮現事實卻是恰巧相反。”
“這是為什麼?”嶽寒山問。
“師長好配合!”李相白向嶽寒山投送出去一個合作愉快的眼神。
“因為天下大亂,民生不穩,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所以當時諸國國君不遺餘力改制,改制便要涉及稅法、民生、軍事各個領域積累起來的問題。這便意味著要群策群力。農業要振興,離不開墨家、農家發展和不斷推陳出新的器械製造,陰陽家看似和農業發展沒有關聯,但相白在讀典籍通史時又發現大量的陰陽家修者參與到了農田水利建設的過程當中。軍事的革新同樣將兵家帶向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便要以律法來約束,這叫做沒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法家、儒家等各家鼎盛了起來。這個過程中各家思想便產生了碰撞綻開璀璨的火花,一位又一位的聖人橫空出世,聖人學術證道,各種學派百花齊放。大周迎來最為鼎盛的一個階段。”
“風語術”不能兩用,說話的時候便要停止下來。
李相白言語一頓,瞬間進入竊聽模式。
都在以傳音術竊竊私語著呢。
“太師,李相白的這些話沒問題。”陳夜泊開口。
“那就繼續聽。”太師傳聲。
後續聲音鑽入,說話的是嶽寒山,話題有點偏。
“懸鏡司訊息靈通,陳大人可知道相白口中的是北方大鬍子是誰,這句話很有深度。”
“老夫不知。”陳狄青傳音術說道。
嶽寒山還在傳音:“嗯,回頭問問相白,我覺得這個大鬍子有成聖之資。”
李相白感覺自己辯不下去了。
清晨從四合院而出,自己是摩拳擦掌,準備唇槍舌劍,結果因為“風語術”一切都變了。
沒有人接話,都在洗耳聆聽,李相白停止“風語術”。
繼續唄!
順著思路,李相白說道:“天下並不太平,但此時的大周卻因為改制國力始終處於上升的階段。往後百年的事態走向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至於原委,天災妖劫及其大蒼的逐漸強盛都產生了衝擊效應,但真正的原因卻是因戰事中聖人隕落而出現了人才斷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義引申,說的是推陳出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後人在前人的思想上缺乏創新。所以相白斗膽,提出了百家爭鳴的想法,求文化復興,希望啟民智。希望千巖競秀,百舸爭流。
李相白言落,太尉點頭:“是有點道理!”
嶽寒山點頭,不說話,但臉上有讚許的神情。
女帝若有所思。
補書匠李相白默唸“風語術”,專心致志聆聽了起來。
有早就準備著辯的人呀。
陳夜泊給太師傳音。
“太師,李相白是有真本事,眼光犀利獨道,竟然能提出如此觀點,不過李相白畢竟還是稚嫩,此番話中有漏洞。”
左丞相魏漸離的說話聲加入:“我朝初建輝煌,李相白肯定了儒家、法家聖人對朝廷的貢獻,將農家兵家墨家一筆帶過,也忽視歷代聖帝的作用,還有貶低天下文人士的嫌疑,這些都是漏洞,陳大人組織言辭,定能將李相白辯的啞口無言。”
“好,老夫出手了。”陳夜泊傳音。
“陳大人儘管言辭攻過去,嶽老匹夫、楊白鷺要是出手,我兜著。”左丞相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