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教坊司,李相白腳步稍微了慢了慢。
然後江白衣、陸斬聽聞到補書匠嘀咕一聲:“乖乖隆地咚。”
日光初升,李相白等候在了泰正殿外的白玉廣場外。
地面纖塵不染,四周金吾衛盔甲鮮明,看向李相白的眼神炙熱。
早朝文武百官入泰正殿,金吾衛就從大臣的言談當中知道李相白遭遇了刺殺,此時看面色蒼白但輪廓剛毅的李相白,對於眼前這個數次讓天陵碑增國運的補書匠唯有敬佩。
一夜春雨之後天色放晴,落下的陽光溫暖而舒服。
李相白沒閒著,到了實際檢驗“風語術”的時候了。
之間在教坊司外已經使用過一次,大飽耳福。
心法口訣運轉,泰正殿內的各種聲音傳了過來。
“百家爭鳴,各行各業各抒己見,形成千巖競秀,百舸爭流的盛況,文化復興,民智則強,微臣支援李相白提議。”
“都已經開始了,這是自家師長的聲音”李相白笑了笑。
內心真有點讚歎嶽寒山。一個“民智則國強”說到了百家爭鳴的思想核心了,不愧是大周法家聖人。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擁有穿越者的福利,可以看透表象得本質,但嶽寒山這些人憑藉的便只有單純的知識積累和洞察社會的敏銳眼光,已經很了不起了。
嶽寒山聲音落下,一個聲音響起。
“百家爭鳴只不過是營造一種敞開、各抒己見、各家交流的氛圍而已,文淵閣不就有儒法兩家學士,神機府不也同樣有各家修者,所以李相白口中的百家爭鳴實則朝廷早就在推行,只不過被李相白想出了一個新穎說辭而已。”
立刻就有聲音接了過來。
“丞相言之有理,李相白卻是不世之材,但李相白將所謂的百家爭鳴和大周興盛關聯在一起,完全就是無稽之談,李相白修復典籍是行家裡手,諸位大人和老夫一樣都欣賞李相白,但要說贊同李相白的說辭,怕是少之又少。國家興盛,上,在於聖帝賢明,下則在於文武臣子鞠躬盡瘁,君臣一心。國家律法嚴明,上行下效,國力才能蒸蒸日上。李相白將百家爭鳴同國家興亡關聯在一起,純屬無稽之談。”
李相白聽出聲音來了,是文淵閣的法家大賢,前日在歌弦臺下被氣吐血的赫連城。
“律法嚴明,上行下效,這句話說的倒也不錯,赫連城還是有水平的,不過字裡行間對我的針對性還是很足。”呲著呀的李相白點評了一句。
“赫大人說的精闢在理,李相白以詩詞力助嶽大人突破。老夫看來,李相白口中的百家爭鳴不過是詩詞論境的一種延續。就由著李相白詩詞論境。說不準還能力助陳大人、丞相等人突破。”
“你麻麻!”沒聽出來說話的人是誰,但字裡行間都是冷嘲熱諷,李相白內心罵了一句。
“赫大人此言差矣,李相白讀《週考》,提出外儒內法的真知灼見觀點,老夫也通讀《週考》,但就是舉一反三,自問不如李相白,說百家爭鳴和國家興亡關聯在一起是無稽之談,這是割裂事實。大周能傳承數百年,得益的就是建國初期百家興盛,奠定起來的思想和道德基礎,因為有了這些薪盡火傳的思想精髓,我朝適才能延順至今。”,
“嗯,說話的是楊白鷺大人,話說的沒問題,但辯駁性不足。”李相白繼續點評。
“楊大人的意思是大周能延順數百年,都是建國初期國法律綱在主導。歷代賢臣無所作為了。”說話的聲音渾厚,李相白聽出來了,是太師。
李相白扶額,楊白鷺闡述的意思沒問題,但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引起群攻,這下踩雷了。
“請太師不要斷章取義!”聲音質感而肅嚴,李相白自然熟悉,不就是師長嶽寒山。
“老夫請教嶽大人,我是如何斷章取義。”
利用萬能“風語術”聽了個一字不漏的李相白呲牙。這豈止是唇槍舌劍,一不小心就要升級到君子動口又動手的高度呀。
“師長不好解釋呀!”李相白心道。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