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狄青說的雖然含蓄,但李相白秒懂意思,這是要給自己好處的前奏。
“吳師長給弟子《太白經》,嶽師長傳功‘先知先覺’神通,也幸虧有了此神通,適才避開刺客襲擊,後發制人。”
陳狄青點頭:“法士神通‘先知先覺’對你確實是一項護身技,‘太白經”說的是養氣,是儒門太平境聖人遺留下來的心經,領會其中意,養氣亦能養神,更會提升俠客行俠客的威力,吳院長是因你立武儒之境,對症下藥給你《太白經》,我借花獻佛,給你一本劍譜”
意外收穫,也大感意外。
收穫是陳狄青要給懸鏡司的心法秘籍,這可都是大周建都以來無數斬妖除魔繡衛千錘百煉出來的殺人技,在李相白眼中這種技能最實用。
殺人嘛,要花裡胡哨的招式做什麼。
意外的就是吳黃粱給自己的竟然是儒門太平境聖人遺留下來的心法,太厚重了!
李相白也感嘆。
談詩說詞,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懸鏡司的陳狄青也好,西京書院的吳黃梁也罷,更或者是文淵閣的儒門大學士,無一例外,都表現的小白一樣。
可離開詩詞,涉及修行,陳狄青等人的專業性便淋漓盡致體現了出來。
吳黃粱是儒門亞聖,能傳授自己的儒道心法多的去了,但院長給了自己最急需的。
這叫量體裁衣。
懸鏡司更不缺少修煉心法的降魔絕技,陳狄青送劍譜,其實就是要自己更上一層樓。
對症下藥。這才叫高人。
內心驚喜,李相白卻沒有急著答謝。
陳狄青也是愛好詩詞的同道中人,不能拿一本秘籍就走呀。何況自己順手的是刀。
除了‘千波刃’,其他的刀法都不會。
張屠夫從‘庖丁解牛’感悟了刀道,自己屁個刀意都沒感悟出來。
也不能落下自家兄弟唐六如。
木頭人就喜歡槍,槍法比劍法刀式更難尋,入得藏寶庫,怎能空手歸。
李相白一臉小心翼翼的說道:“劍譜換成刀譜,外加一本槍譜行不行?”
“相白使刀!”陸斬揚眉。
李相白笑了笑說道:“修復書籍,用刻刀習慣了,順手,順心。”
陳狄青也笑:“要什麼樣的刀法!”
“唯快不破,一力降十會,我要簡單、實用、追求速度和力量極致的刀法!”
陸斬對李相白的好感爆棚。
同道中人呀!
藍小蝶歪著頭,冷不丁就說了一句:“你很專業呀!”
李相白笑了笑:“就是合著自己心意在說話,修復書籍,整舊如舊,不管什麼方法,只要用刻刀,都要講究一個刀穩、利索,絕不拖泥帶水。十步殺一人,不也說的是乾淨利索,一劍封喉!”
陸斬點頭:“說的好,精闢!”
陳狄青讚賞,“很有見解!老夫答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