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的繁華讓李相白大開眼界。
街道寬敞,高低錯落各有風格的建築鱗次櫛比。商鋪如織,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會館林立,八方豪客雲集。街道行人摩肩接踵,環肥燕瘦各有風情的女子讓人目不暇接。
在西京城,自穿越以來,李相白第一次看到了和尚。
嵩陽城真沒看到過。
和尚眉目粗狂,說著李相白完全聽不懂的言語。
補書匠想到了身體原主記憶中的西蕃。
一個佛教興盛的國家。西京城內說著自己聽不懂言語的和尚或許就來自西蕃。
兩個時辰,李相白、唐六如、大黑遊走在西京的大街小巷,靠近到皇城後近距離觀望過玉皇臺,也從懸鏡司、神機府正門前方寬敞的大街上瀟灑走了一回。
還蹲在京城教坊司外,一邊擼燒串一邊聽教坊司內的吹拉彈唱之聲。
進入過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紅府大街胭脂水粉鋪,嘗試了各種令人垂涎欲滴的風味小吃。
不去酒樓吃喝,專挑街巷口的小店地攤。
李相白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黃昏時刻,天上掛了火紅的雲彩,街上行人有增無減,雜耍買藝的也多了起來。
從羊肉館出來,李相白打飽嗝,大黑也跟著打了個飽嗝,唐六如翻白眼。
一人一狗吃的時候自己只能看,要不就是夾羊肉餃子聞一聞,然後再將餃子給大黑。
酒足飯飽的一人一狗和吃陰寶的木頭人沿街前行,街道前方響起一片的喝彩聲。
集市口,寬闊的場地間隨處可見雜耍藝人,場地居中的表演專案精彩,裡外三層都是看熱鬧的人。
看相貌有點像一家三口。
男的四十左右,江湖藝人的打扮,十歲左右扎著朝天髮髻的男孩敲鑼,十四歲左右身著碧羅裙的女孩腳踩兩尺長度的蹺子,在人群中如鶴立雞群。
李相白直接被吸引了。
不是因為碧羅裙少女的相貌,補書匠在前世的時候就看過踩高蹺,民間高難度的雜技。李相白想知道自己前世看到的雜技和古武世界有何不一樣。
看的人多,人多也說明精彩。
李相白、唐六如擠入人群。
碧羅裙的少女踩著高蹺在場地內身身輕如燕,做著各種高難度雜耍動作,小男孩敲鑼,大漢開口:“戲法就叫‘起死回生’,各位看官看好了。”
大漢言落,手中拿了一把長刀。
碧羅裙的少女恰好做了一個讓李相白有點瞠目結舌的一字馬。
高蹺一字馬,驚為天人。這得要多好的腰腹力量。
四周看客的一片喝彩聲中大漢長刀落下。
隨著刀勢,少女的頭落在地上。
姑娘身體還保持著一字馬的姿態。
碧羅裙一字馬的時候四周看客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喝彩聲,漢子刀落頭滾,四周一片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