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的學士竟然稱呼李相白為相白!
“不曾!”李相白回答。
“可知你身上有辭氣!”目光炯炯,南宮烈問。
夏淵侯震驚,李相白身上竟然有辭氣。
“相白只知身上有一股氣息遊走筋脈,氣沉丹田,但不知道是辭氣!”
“如何產生的!”南宮烈問。
“藏書樓修補《法立》之後有了這股氣息。”避重就輕,李相白沒說假話。
“讀過《法立》?”南宮烈繼續問。
“補書的時候感悟過內容。”
南宮烈點頭。李相白所言是真,自己問李相白的時候便用法家修行體系中的“坦白從寬”讀心術觀察過李相白。
李相白坦坦蕩蕩真君子!
“相白身上有道門氣息,也是補書之後讀書感悟所得。”南宮烈再問。
“數日前在長寧觀修補書籍,閱讀四十二本經書及其《剪燈瑣語》,事後感覺神清氣朗。”
“相白身上浩然正氣呢?”靠近過來的上官瑾問。
“相白補書也好讀書,私藏書籍千冊,藏書樓補書之際閱讀詩歌書卷,感覺心曠神怡,有坦蕩於世的感悟。”
上官瑾眼睛閃爍著喜悅的光芒。
“大才,李相白絕對的大才!”
儒家修行,無非三種途徑。
第一種就是苦讀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也有黃金屋,但得玉的金,首先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然後才能得浩然正氣正式踏入修行之路。做成人上人。
七成的儒門子弟走的就是這條路。
第二種非天賦而不能。這類人骨氣奇高,天賦稟異,能閱書而悟,舉一反三,落筆生花,口吐金蓮。以詩文詞賦證道。十成的儒門子弟中這種人只有兩成左右。
第三種便是與生俱來有體被文質,詞骨文心。得天道垂青。
李相白喜好讀書,但終歸還是補書人,沒有流芳百世的作品,難道李相白是天生詞骨文心、體被文質的人。
上官瑾左看右看李相白,內心琢磨:“要不以文殿試探一番李相白根骨。”
大周儒門聖人隕落之前多半都會以浩然正氣鑄文殿,文殿內記載的是大儒生平所學著作及其修行感悟心得和傳承考核方法。
儒門天賦稟異學生都有入文殿學習提升修行的機會,文殿同時也能考究天賦稟異的儒門學生資質。透過文殿考核,所得獎勵就是文殿內大儒浩然正氣。
得浩然正氣,文殿消散,傳承延續。
嵩陽城藏書樓就有大周隕落儒門聖人所遺留的文殿。
上官瑾想著要不要以文殿考驗李相白。南宮烈看著突然間沉默不語的上官瑾,文淵閣的法家學士也開始琢磨。
“莫非上官瑾尋思以文殿考核李相白。李相白即便天賦出眾,但入文殿卻也不一定能透過考核。可文殿裡面是聖人思想呀。文以載道,出文殿的李相白水到渠成就是儒門子弟。要不我以法堂考核李相白。不過法堂不比文殿,是法家先聖辭氣凝聚而成,正氣凜然,威刑肅物。法家低階修為的修士都未必能承受得住,李相白修行根基不穩,萬一損傷了心神反倒弄巧成拙。”
文淵閣的兩名學士各自盤算。神機府的學士孟松溪看著兩人神情,內心極度不滿意。
自己可是第一個在小院等候李相白的人。
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目中只有李相白,無我了?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