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些操作火炮的日軍炮兵卻更加忙碌起來。
沒多久,一個個射擊諸元已經調整,落後的敵軍火炮讓日軍炮兵毫無風險的測繪出他們的炮兵陣地。
隨後,一發發對步兵殺傷力極大的榴彈從前裝線膛炮的炮口中飛了出去。
手舉單筒望遠鏡的肖雲陽很快就看到對面的英國紅衫軍炮兵陣地一個接一個被洶湧的爆炸掀翻!
在先進的榴彈和線膛炮射程下,英軍炮兵毫無抵抗力的遭到了屠殺!
輕鬆拔除了所有的英軍火炮陣地後,日軍的炮兵又對在開闊地帶列隊的密集線列步兵方陣!
可怕的榴彈落入到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各種殘肢斷臂鋪滿了整個英軍陣地,對英軍前沿步兵的炮擊僅僅持續了十幾分鍾,整個英軍步兵戰列線就土崩瓦解!
英軍指揮官萬萬沒想到,敵人的火炮射得那麼遠!
隨後,早已準備好的日軍步兵走上前線,他們扛著村正式單發後膛槍,昂首挺胸,同樣列著密集的線列方陣大步向前。
在馬克沁重機槍沒有讓一戰時的法國佬撞的頭破血流前,線列戰術哪怕進入到後膛槍時代,仍然是世界各國最流行的戰術。
頂多從站著排隊槍斃變成了趴著排隊槍斃而已。
後膛槍單兵武器雖然讓步槍的殺傷效率大幅度上升,但光靠射擊仍然無法取得最終勝利,野戰中步兵最後還是要靠刺刀衝鋒取得勝利。
所以,密集的線列陣形並沒有被拋棄,在刺刀衝鋒的時候密集隊形至關重要!
至於步槍殺傷力增強的問題,完全可以依靠提升士兵作戰勇氣來彌補。
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軍事論點——只要進攻方衝鋒的步兵密度高於防守方投射的火力密度,進攻方就可以取得勝利。
直到後來馬克沁重機槍在戰場上用血淋淋的屍體告訴大家,火力密度是無法用人命填平的,密集的線列戰術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理所當然的,來自明治天皇時代的日軍仍然採用密集的線列排槍戰術,在己方火炮取得絕對的炮火優勢後,開始列著密集的方陣,扛著步槍大踏步向前走正步!
軍哨聲在各個方陣中此起彼伏,調整著士兵們的步伐,讓整個方陣保持一致的前進速度。
最開始,日軍步兵前進的速度只是正常的步行速度,隨著越來越接近敵軍陣線,步伐也在逐漸加快。
這一切都是依靠日軍的中低層軍官的臨場指揮!
六萬多紅衫軍自然不可能在前沿步兵被擊退後就全部崩潰,其實被打退的前沿步兵只有幾千人而已,這些人本來就是紅衫軍用來試探的兵力。
退出到日軍炮火之外的英軍指揮官,看到敵方步兵大舉壓境後,立馬派出了己方的步兵主力。
火炮移動的速度是不可能超過輕裝步兵的,所以英軍士兵可以輕鬆逃離日軍炮火覆蓋的區域。
但現在,上來的日軍步兵陣線已經脫離了他們的炮火覆蓋範圍。
喜歡領主之軍團召喚請大家收藏:()領主之軍團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