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陽倒是不在意克里米亞汗國的徹底覆滅,他只是從這裡看到了反對自己的那幾個同盟國之間,私下裡的齷蹉已經到了顯化的地步。
克里米亞汗國已經投降為附庸國都不放過,這無疑證明了對面同盟私底下的矛盾達到了什麼程度。
果不其然,沒等肖雲陽整頓好5萬大軍朝莫斯科方面軍發起進攻,東線戰場再一次傳來喜訊。
蒙古帝國的軍隊在沙俄軍隊與漢軍主力交戰的時候,突然賣隊友以遊牧的方式輕騎突襲,充入廣袤的烏克蘭大草原。
大漢帝國全佔烏克蘭還不到一年時間,自然不可能在這裡建立什麼根基,只有一些少量移民波蘭人的定居點和城鎮。
這些定居點和城鎮在蒙古帝國的鐵蹄下很快土崩瓦解,裡面的居民不是被殺就是淪為奴隸俘虜,替蒙古大軍放牧牛羊。
不錯,突入烏克蘭大草原的蒙古帝國軍隊,不是一支純軍事化部隊,而是一支遊牧式的軍隊。
大軍裹挾著成群結隊的牛羊向前湧動,裡面的牧民跨上戰馬拔出彎刀就是一名遊牧騎兵。
其中真正的核心半人馬只佔據少數。
這股軍隊包括牧民)的數量足足有幾十萬。
更讓人無語的是,這支軍隊進入烏克蘭大草原後,反倒把集中起來的隊伍分散開,把一處處肥美的草場牢牢佔據。
畢竟牧群集中在一處,用不了多久就會把草根都吃光,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將牧群分散開放羊,這就是遊牧的寓意。
而由於這些掌控牧群的遊牧軍隊機動性很高,只要有需要,集結的時間遠低於大漢帝國的軍隊。
遇到強大的大漢帝國軍隊,他們就攜帶著牧群遠離,茫茫大草原上,那些據點和城鎮都被蒙古帝國的遊牧軍隊摧毀,根本沒有屯兵點,大軍開進後勤壓力會十分巨大。
更何況,用屁股都能想到,那些遊牧軍隊絕不可能讓後勤輜重隊安安穩穩的抵達前線。
避開敵人主力攻擊敵方後勤隊伍,這是蒙古帝國席捲整個中亞大草原的精髓戰術。
就是依靠這種戰術,明明連自造火槍的技術都沒有,蒙古帝國仍然可以屹立在世界強國叢林中。
哪怕現在的蒙古帝國正在積極引進各種火器,但因為蒙古帝國的冶煉基礎實在是太落後,根本打造不出質量合格的火器,自己造的成本比高價從黑市購買還要高!
既然造不如買,那為啥還要去造?
除此之外,蒙古帝國的天可汗半人馬還認為,蒙古帝國的傳統就是劫掠,自己不會造,為什麼不出去搶呢?
就是靠著造不如買買不如搶的戰略,蒙古帝國竟然從無到有建立起一支火器化隊伍。
當然,有資格使用火器的全都是半人馬種族的核心戰士,人類僕從軍是想都別想。
而突入烏克蘭大草原的主體都是人類遊牧僕從軍,只有少數半人馬高階將領和親衛,自然不會擁有火器。
倒是他們在橫掃烏克蘭大草原時,繳獲了少量的火繩槍。
幾十萬遊牧大軍在烏克蘭大草原一攤開,立馬有了穩如泰山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