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人說為啥不趴在壕溝裡,也就是俗稱的戰壕。
在那個火槍命中率很低的年代,趴在戰壕裡基本上跟自殺沒什麼區別。
敵人根本不會跟戰壕裡的你對射,他們只會拿著手雷衝上來,然後扔進空間狹隘的戰壕,把你炸的欲仙欲死之後,再貼過來站在戰壕邊緣,居高臨下用刺刀宰小雞一般,一個一個把戰壕裡的傻缺挑死……
歷史上錯誤的戰術比比皆是,但千萬不要去質疑一個被大多數國家使用,還經常獲得勝利,並且橫行很久的戰術。
歷史名人都不是傻子,要是這個戰術真的在當時存在致命弱點,其他人會爭先恐後的去仿造學習麼?
最有趣的是,有人還拿同時期的滿清帝國,沒有排隊槍斃戰術來指責線列戰術的傻缺。
殊不知,滿清帝國正式因為沒有排隊槍斃,所以才會被歐洲列強打的連爸爸都不認識……
甚至流行起犯我滿清者,雖遠必賠的笑話。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滿清帝國賠款的那幾個國家,除了小日本都挺遠的,幾乎跨越了半個地球。
現代人看向歷史古人的落後,其實都是站在現代高科技的基礎上,而忽略了當時古人的社會生產力有多麼苦逼坑爹!
如果有的選擇的話,誰願意去排隊槍斃?
同樣的道理,在火繩槍時代,西班牙大方陣確實是一項很先進的戰術。
沒有刺刀的火繩槍無法對抗騎兵,必須依賴長槍方陣保護自身。
只要軍隊裡列裝了火繩槍,並且經過很多次戰鬥,任何腦子線上的將領都能看到這一點。
所以,沙俄一方擺出來的仿西班牙大方陣,完全是人家自創的,根本沒有抄襲一說。
不是俄國人不想擺出瑞典矮人的線列戰術方陣,而是他們的武器不允許。
然而,西班牙大方陣之所以被線列戰術淘汰,可不僅僅是燧發槍讓隊形可以更加密集,火力輸出力度大所導致的。
更多的原因是隨著火炮的威力和命中率越來越高,密集且機動力較差的西班牙大方陣,已經不足以應對日益強大的火炮。
破西班牙大方陣最簡單,損失最小的方式不是讓燧發槍兵上去對射,燧發槍射速有優勢,但對射過程中同樣會有所損失。
想要完美幹掉西班牙大方陣,最好的方式是用火炮猛轟密集且機動能力較差的西班牙大方陣中央的長槍方陣。
只要把作為城垣的長槍方陣轟垮,整個西班牙大方陣也就不足為慮了。
到時候用步兵壓上也好,直接讓騎兵衝擊混亂的敵陣也罷,勝利都不是大問題。
沒有了長槍方陣掩護的西班牙大方陣,面對騎兵衝鋒是相當脆弱的。
理所當然的,這就是肖雲陽用來破陣的關鍵。
德意志傭兵團的4門12磅野戰炮已經在好幾裡之外的高地上佈置完畢。
12磅野戰炮的戰場機動力約等於零,但射程遠威力大卻是無可替代的!
特別是轟擊野外防禦工事和城防工事,12磅野戰炮足以摧毀任何老式的稜堡。
喜歡領主之軍團召喚請大家收藏:()領主之軍團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