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帝國有很多產馬區,騎兵是不缺的。
騎兵在這個時代,恰恰就是炮兵的剋星。
騎兵的機動力和突襲能力,往往會讓火炮難以瞄準和防備,一旦炮兵陣地被騎兵成功突入,哪怕只有幾百個騎兵,也能將擁有幾十門火炮的炮兵陣地掀翻!
很快,沒有打出自己旗號的肖雲陽,就接到了莫斯科方面軍前鋒逼近的訊息。
經過一夜的養精蓄銳後,第二天黎明,雙方士兵就開始造反填飽肚子。
吃飽肚子後,清晨時分,雙方已經完成了整體列陣,肖雲陽將白人漢軍擺在前面,列出一個普通的火槍大方陣。
其實就是西班牙大方陣的翻版。
不得不說,在火繩槍配冷兵器的時代,西班牙大方陣可以說相當優越。
直到燧發槍大規模列陣,火槍手可以排著更加密集的方陣,還能在槍口加裝刺刀,擁有了對抗騎兵的能力,西班牙大方陣才變得落伍。
西班牙大方陣,也就是現在的火槍大方陣的核心優勢就是,以長槍方陣為城垣,保護沒有刺刀十分脆弱的火槍兵以及其他投射兵種,防備對面騎兵的突襲衝擊。
這就可以在交戰前,讓遠端兵種出來射擊,敵軍壓上來或騎兵衝上來時,遠端兵種縮回來,長槍兵突出對攻。
當數個西班牙大方陣組合起來後,就可以將所有方向都防禦住,變成一個無堅不摧的戰陣。
如此一來,既有輸出火力,又有防禦核心,可攻可守,簡直是萬金油一般的戰術。
而火炮的出現,又為這種機動力很弱的大方陣提供了超遠端輸出能力。
這是冷兵器時代所不具備的。
這個世界各國之間早就打仗打的純熟,互相抄襲好用的戰陣屬於常態。
卡布多夫斯基上將的前鋒軍可不是人人燧發槍的精銳,整個沙俄帝國,也就葉卡捷琳娜親自組建的新軍能做到人人燧發槍。
其他灰色牲口,連火繩槍都做不到人手一把。
因此,卡布多夫斯基的軍陣仍然是落伍的火槍大方陣,和漢軍這面差不多。
當然,些許區別還是有的,比如俄軍兵力更多,所以陣形擺的更加密集和厚實。
縱深也高於漢軍。
兵力上的優勢在戰陣中也是可以體現出來的。
更加厚實密集的俄軍火槍大方陣,衝擊力更強,破敵之後,有更多的後續部隊可以跟進快速擴大戰果。
戰敗之勢後方的部隊則可以快速整理出新的戰線,頂住敵人的迅猛攻擊,穩住整條戰線防止大潰敗發生。
用一個簡單的對比就是,俄軍衝擊漢軍,贏一波就能一路突破到底,但漢軍衝擊俄軍,需要連續贏兩三波才能真正打崩敵人。
喜歡領主之軍團召喚請大家收藏:()領主之軍團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