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必勝!!!”
“殺光哥薩克野人!!!”
隨著哥薩克軍隊率先發起進攻,戰場上頓時爆發出驚天的呼喊聲。
這一仗才是這個世界常見的作戰模式。
雙方都沒有火炮,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常見方陣呼啦啦的押上來。
然後先是弓弩和火槍自由射擊,各種箭矢和鉛彈在雙方的軍陣中不斷製造著屍體。
隨後,大群手裡拿著彎刀或破甲錘的哥薩克步兵,脫離方陣衝了過來。
哥薩克人打仗主要依靠火槍和一股狠勁。
哥薩克聯合酋長國可不是後來被沙皇俄國吞併後,武裝起來的哥薩克騎兵。
窮困潦倒的哥薩克人的馬匹並不富裕,也沒有人教導他們先進的騎兵戰術,數量不多的騎兵跟遊牧部落的牧民騎兵戰鬥力差不多。
哥薩克戰士的披甲率更是一個悲劇,除了各部酋長衛隊外,普通哥薩克士兵身上連一套皮甲都沒有。
即便是酋長衛隊,能披上鐵甲的也是鳳毛麟角。
不過由於哥薩克人列裝了不少火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鐵甲的不足。
波蘭貴族聯軍一方的遠端兵種在哥薩克人衝上來時,紛紛後撤,讓出來後方的長槍方陣。
哥薩克人的近戰士兵很少有使用長槍的,這主要是因為哥薩克沒有大量的金錢去訓練。
長槍兵是十分注重紀律性的,如果沒有足夠嚴明的紀律,沒有辦法在戰場上協同作戰,還不如使用刀劍呢。
反觀波蘭貴族聯軍一方,雖說步兵主要由民兵組成,貴族聯軍中的精銳全都是騎兵,但步兵中卻有數量不菲的僱傭兵。
這些僱傭兵來自於蘇格蘭和德意志地區。
也是波蘭貴族的步兵主力。
這一次波蘭貴族們打算搶一票大的,扎波羅將麾下的哥薩克主力集中起來,讓波蘭貴族看到了一勞永逸的機會。
只要殲滅這股哥薩克主力,基輔地區的機動兵力差不多就清空了,其他的哥薩克部落都是自掃門前雪,自然不會出來抵擋身為勝利者的波蘭貴族聯軍。
所以,波蘭貴族把境內所有的僱傭兵都搜刮出來,組成了嚴密的步兵軍陣。
在波蘭貴族聯軍中的僱傭兵,軍事素養相對於大漢帝國只能算是一般,和肖雲陽麾下的30萬正規軍比起來,毫無出彩的地方。
但對比起哥薩克步兵,那可就稱得上是精銳了。
這不單單是身上披掛的鐵甲,還有他們的戰陣水準。
德意志和蘇格蘭傭兵靠的就是步兵方陣吃飯,自然要把步兵方陣訓練得爐火純青。
結果,當人數更多的哥薩克步兵撞到波蘭步兵長槍軍陣上時,整個波蘭軍陣紋絲不動,反倒是一波波哥薩克步兵由於長槍方陣的穩步推進開始後退!
嚴密的長槍方陣讓手持彎刀的哥薩克步兵根本找不到多少空隙,依靠人數衝進去,又會因為對方長槍僱傭兵的鐵甲,導致彎刀的殺傷力大大降低。
當然,扎波羅不是第一次跟波蘭人較量,在己方步兵衝上去的時候,大批哥薩克火繩槍兵也從兩翼衝了上去,並對正中央移動緩慢穩步前進的波蘭長槍方陣射擊。
密集的長槍方陣簡直是火槍最好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