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看著下面越發勢大的主和派,臉皮不禁開始不自然的抽搐起來。
那些遠離前線,靠近瑞典矮人、沙皇俄國以及哥薩克聯合酋長國的貴族,不支援開戰還可以理解,畢竟他們根本抽不出新的軍隊,放棄他們自己的領地。
然而,主和派或者說的難聽點就是投降派的貴族中,竟然還包含了近半的波蘭本土的貴族!
這些貴族的大部分領地,都在漢軍的兵鋒之下啊!
他們竟然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保衛自己的領地,而是想大漢帝國投降!
所謂的和談,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大漢帝國雖然對待投誠的貴族向來優待,但沒收封地建立行省是底限,也就是說,願意和談的波蘭貴族,都做好了交出封地,成為大漢帝國行省中一個地頭蛇貴族的思想準備……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與肖雲陽之前對投誠貴族的政策優惠密不可分。
表面上,大漢帝國將新佔領的行省收歸中央直轄,所有的封地都變成了大漢帝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大漢皇帝是大漢帝國土地上唯一的掌權者。
然而,名義和實際是完全兩個概念,在如今的通訊技術和道路環境下,大漢帝國根本不可能將控制力深入到城市以下的行政單位中。
最多也就是把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商業重鎮和交通要點掌控住。
畢竟大漢帝國是一個典型少數人掌控多數人的大帝國,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如果單從土地面積來計算的話,大漢帝國那些所謂的直屬行省中,真正直接被大漢帝國中央內閣管控的土地面積,頂多也就佔到兩三成。
足足有七八成土地處於投誠的當地貴族,大漢帝國後來封賞的帶路黨功臣,以及後來晉升的軍功貴族官員的管理之下。
雖說每一個地方都有所謂的官府,但那些官府最多隻是下放到縣城一級,再往下,就不設官府了。
而縣城一級的官府,真正掌控的不過是縣城本身和周邊土地,以及縣城管轄區內的交通要點和商業重鎮。
大片的鄉村乃至沒有多少人煙居住的山野之地,都掌控在當地權貴大族手中。
這就是那些敵國白人貴族,在看到大勢已去的時候,蜂擁當帶路黨和投誠的原因!
他們喪失的不過是名義上的封地,只要態度表現好,把自家的族女送給當地的漢人高官當小妾,一個個仍然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跟肖雲陽上輩子古代老家中的地主士紳大戶沒什麼區別。
而且由於大漢帝國這個統一政府提供了武力治安上的保障,這些成為土皇帝的當地權貴大戶連養護私兵的花銷都省下了。
如此一來,大漢帝國的地方官府安心了,地方權貴大戶也有了更多的餘錢來享受壓榨平民的生活。
不用再出‘血稅’的大漢帝國地方權貴大戶,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血稅指的就是封建制度下,各級貴族乃至騎士出丁參軍打仗。
貴族和騎士雖然不用繳納自家封地的稅賦,但需要根據封地大小和爵位高低,以及掌控的人口等因素,在國王號召的時候,集結一定的兵力去打仗。
出動計程車兵乃至騎士,其實就是一種稅賦,被稱呼為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