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隊趾高氣昂的漢軍士兵從威尼斯市民面前走過,這些漢軍士兵中看不到一個漢人面孔,只有偶爾路過的將軍是漢人樣貌……
然而,這些漢軍白人士兵卻對威尼斯市民表現出一副看待下等人的神色。
不是這些漢軍士兵太驕傲,實在是威尼斯共和國太不經打了……
大漢帝國征戰這麼久,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弱的敵人。
當然,漢軍士兵下意識的忽略了火炮所帶來的震懾力。
如今,這些漢軍士兵作為野戰軍團,已經達到了全員披甲的程度。
這些甲冑部分是大漢帝國打造的,但絕大多數都是從歷來戰場上繳獲重新修修補補配上的。
大漢帝國的野戰軍團在標準化上也邁出了一大步,這些甲冑都是一個款式的鎖子甲,以黑色為主,外面則有一套紅色的戰袍。
紅色戰袍是近戰士兵穿著的,藍色戰袍則是遠端士兵穿著的。
顏色如此鮮明,可以更加方便將領統帥在觀戰的時候進行臨場分析,並快速分辨出戰局。
武器方面也做出了規劃,近戰士兵中分為長槍兵、刀盾兵和大劍兵。
長槍兵一般裝備投矛、方盾、長槍和護身短劍。
刀盾兵一般裝備投矛、圓盾、單手腰刀。
大劍兵的甲冑能厚實一些,是重型鍊甲,裝備有飛斧或標槍,雙手大劍。
很顯然,大劍兵的裝備成本更高,所以大劍兵的數量最少。
長槍兵負責列陣拒馬,,刀盾兵負責混戰和護衛方陣側後部位,保護長槍兵。
大劍兵則是破陣進攻的時候才能用到。
遠端兵種就是普通的弓弩手了。
裝備弓箭還是弩弓,則取決於這名士兵是否擅使弓箭。
會用弓箭的就配備弓箭,不會用弓箭的就配備弩弓。
弓箭手和弩手往往會分開列陣,弩手在前弓手在後。
這就是野戰軍團的基本配置了,武器裝備看似樸實無華,但這百分百的披甲率,足以碾壓義大利同盟任何一個邦國!
當然,整個大漢帝國也只有兩個野戰軍團而已,剩下的普通軍戶兵只穿著皮甲。
在大漢帝國,已經嚴格規定,只有出戰計程車兵才有資格穿戴鐵甲,並且鐵質甲冑在民間是禁用品,和弓弩一樣,一旦被發現,將會視為謀反。
倒是刀槍劍盾這類武器,在大漢帝國禁止不算太嚴厲,只要到官府申請並出具相關證明身份職業等資訊),就可以獲得允許。
這主要是為了方便那些大戶和官員為自己的護衛配備武器。
即便是地方負責治安的普通軍戶兵,也不會配備一套鐵甲,只有主軍將官有資格穿戴鐵甲。
弓弩等遠端武器,平日裡都是放在官庫中,只有在需要的時候,地方軍戶兵才有資格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