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的人真是會辦事啊。”
昨夜跟哈布斯堡的族女折騰了一宿的肖雲陽,心情愉悅的想著。
他自然不是貪圖美色,雖說這個世界的哈布斯堡家族和上輩子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外表完全不同,沒有長時間身居高位,進行近親結婚的隱患,挑選的族女自然是絕色大胸妹。
但哈布斯堡家族的提議肖雲陽卻十分感興趣。
哈布斯堡家族的野心可不僅僅只是想要和平,他們不單單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還想成為奧地利真正的王!
現在奧地利的國王雖然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但奧地利王國中有很多其他貴族,不少貴族甚至還建立了自己的領地邦國,在他們的領地中,哈布斯堡家族定下的王法根本不好使!
也就是俗稱的國中之國。
這種國中之國在奧地利王國中足足有幾十個……
當然,這種在肖雲陽眼裡奇葩的政體不單單是奧地利王國,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中都是這樣。
比如說神聖羅馬帝國中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巴伐利亞王國,國土中的國中之國領地足足有上百個!
正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王國一樣,把查理大帝的那一套分封采邑體制繼承的十分完美。
畢竟查理大帝雖然敗亡在肖雲陽手中,但人家可是一個差點統一了歐羅巴的男人,大家還是普遍認同查理大帝定下的統治方式的。
其實,分封采邑制度也有其優點。
比如說分封可以讓國王不用培訓派遣大量的官員去地方任職,如此一來極大的降低了地方的管理成本和政府開支。
而分封的采邑卻可以為中央政府提供兵役義務,在戰鬥的時候自備武器裝備,這又是一大筆軍費開銷的減免啊!
對於生產力落後,還處於封建冷兵器時代的中歐和西歐,這些開支減免對中央財政是有極大好處的。
分封的采邑制度使得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又在法理上讓那些大貴族無法掌握麾下所有的貴族和騎士。
不單單是國王有直屬騎士,大貴族騎士也有直屬騎士和貴族一說。
大貴族們除了直屬騎士外,就只能控制麾下的中等貴族,但卻沒有資格去控制中等貴族掌握的小貴族以及騎士……
也就是說,國王需要擔心大貴族會叛變自立,但大貴族同樣也需要擔心麾下中等貴族叛變造反,中等貴族理論上需要擔心麾下的小貴族乃至騎士叛變造反……
當然,到了小貴族和騎士一級,封地往往只有幾座村子或一座小鎮,根本沒能力去叛變自立。
這其實也相當於一種互相制約。
只要國王的威望足夠,大貴族麾下的貴族根本不會跟著大貴族一起造反,到了那時候,大貴族造反就只能依靠直屬領地中的直屬騎士了。
這點人根本打不過國王的直屬部隊,更不用說國王還會號召其他大貴族來圍剿造反的大貴族!
這就是為何分封采邑制度明明具備尾大不掉的弊端,卻很少會有大貴族造反的緣故。
不過如果國王失德其實就是觸碰了貴族階級的利益),一群貴族起來造反,國王基本就完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