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完全是一群中歐貴族的自嗨和為了取出法蘭克帝國的正統性。
很顯然,他們做的非常好。
神聖羅馬帝國由於承認鬆散的貴族自治權利,很多中法蘭克的本土貴族聽說後,紛紛要求加入到神聖羅馬帝國中。
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面積就這樣,以一種不是戰爭的形勢瘋狂擴張,很快就將整個中法蘭克吞併了!
包括萊茵河沿岸在內,所有的當地貴族都自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一員。
這個帝國的成立是一種政治上的勝利,帝國的確立和帝國會議的制度,讓神聖羅馬帝國中的自立貴族沒有第一時間開啟大吞併戰爭。
大家和諧的坐在談判桌上,保證了所有參與貴族的政治利益,並且對外以一個帝國的身份共同抗敵!
神聖羅馬帝國之所以如此和諧,與大漢帝國的咄咄相逼密不可分!
從領土來看,神聖羅馬帝國剛好與大漢帝國剛侵吞的潘諾尼亞行省接壤。
而西法蘭克與大漢帝國隔著幾千裡地呢!
這就是西法蘭克無所顧忌的率先爆發叛亂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不擔心大漢帝國會在短時間內擴張過來。
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成立導致法蘭克的名號變得沒有任何法統性,也讓西法蘭克的內戰進入新的階段。
皇子們不是戰死就是被逼退位讓賢,那些造反貴族推翻了法蘭克帝國的統治後,為了應對神聖羅馬帝國有可能的西侵,打算效仿神聖羅馬帝國成立一個為貴族服務的鬆散王國。
然而,實力最強大的勃艮第王國卻不同意,勃艮第王國的王室想要取代法蘭克帝國,成為西法蘭克的主人,然後效仿當年的查理大帝,一路打垮神聖羅馬帝國,成為新的法蘭克!
畢竟神聖羅馬帝國看似強大,但內部就是一地貴族組成的鬆散聯邦,勃艮第王國比神聖羅馬帝國中任何一個貴族都要強大。
同時,勃艮第王國也比西法蘭克的任何一個造反貴族強大。
甚至兩三個造反大貴族綁一塊,都不是勃艮第王室的對手。
自認為實力強橫,並且懂得打仗的勃艮第國王自然想要成為西法蘭克的主人。
然而,那些西法蘭克的造反貴族好不容易自己當家作主了,怎麼可能同意頭頂再出現一個皇帝?
由於勃艮第王國過於強大,西法蘭克的自立貴族不得不聯合起來,並且乾脆效仿神聖羅馬帝國成立了一個看似統一的貴族分封制國家——法蘭西王國。
這些西法蘭克的自立貴族還有自知之明,沒有敢自稱為帝國,只是聯合起來建立王國,他們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對抗勃艮第王國求自保。
勃艮第王國的國王聽到法蘭西王國建立的訊息後,勃然大怒。
大漢9年,法蘭克帝國分崩離析,除了潘諾尼亞行省被大漢帝國吞併外,原有的領土上出現了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和勃艮第王國。
然而,在亞平寧半島本部圍攻羅馬帝國的法蘭克軍隊,看到法蘭克大勢已去,也紛紛自立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