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陽在與法蘭克帝國對峙的時候,自然研究過法蘭克帝國那並不先進的軍隊組成機制。
輔兵的成分很複雜,其中有查理大帝從各個城鎮和大城市中抽調的治安衛隊,也有貴族私軍領地裡徵召的農夫兵,還有透過少量錢糧甚至強制性徵調的地方民眾青壯。
總之,輔兵裡的戰鬥力並不是一水拉平的,其中能打的輔兵戰鬥力和大漢帝國的軍戶兵也不相上下,不能打的就是拿起武器的農夫。
法蘭克帝國輔兵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武器裝備都是一樣的簡陋。
肖雲陽放眼望去,在對面的軍陣裡只看到排頭兵身上套了件破舊簡陋的皮甲,其餘人都是一身普通平民裝扮。
並且這支先鋒中騎馬的人非常稀少,不是軍官就是傳令兵。
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騎兵,哪怕僅僅只是輕騎兵!
這支法蘭克帝國的先鋒部隊,除了兵多的優勢外,也就比肖雲陽曾經遇到過的部落兵強那麼一丟丟。
很顯然,這種部隊不能指望他們列出層次分明的方陣,只是大群人簇擁在一起,列成一條參差不齊的戰線。
排頭兵都是手持盾牌,後面則是一水的長矛兵,再往後就看不清了……
不過應該會有爛大街的弓箭手和弩弓手。
在進攻潘諾尼亞行省的時候,肖雲陽發現法蘭克帝國計程車兵普遍裝備了弩弓,大大增強了遠端攻擊能力,所以很少看到射程較近的標槍武器。
這支部隊人數雖然多了兩萬,但和肖雲陽麾下的兩萬多軍戶兵倒是能拼一拼。
軍戶兵好歹也是接受過軍事化訓練的戰兵,只不過士兵的武道修為普遍較低罷了。
在列陣方面,要比對面強出一籌。
很快,雙方的戰線開始穩步接近。
對面的法蘭克帝國先鋒輔兵戰線中,也開始走出大群手裡拿著弓箭或弩弓的遠端射手。
弩弓在前,弓箭手在後,列出一個單薄的投射戰線,後面則是略微鬆散的主陣。
肖雲陽這面的軍戶兵也不甘示弱,弓箭手紛紛出列,但標槍手沒有出列。
在弩弓對射中,標槍那可憐的有效射程就是被虐的局面。
雙方都是很傳統的冷兵器對戰方式。
先是遠端戰線接近,然後停下腳步朝著進入有效射程的敵方遠端兵種不斷拋射。
只不過,對面的法蘭克帝國先鋒的投射兵種中有大量的弩兵,拋射距離沒法跟弓箭手相比,所以向前多走了一段距離。
就是這一段距離,這群弩兵被大漢軍戶兵的弓箭手射得哭爹喊娘,損失慘重,僅僅射了一輪弩失就潰退回去了……
弩兵的潰退使得法蘭克帝國的先鋒前陣出現了一陣騷亂,肖雲陽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前排的弓箭手開始一邊射箭一邊前進,後面的主陣也在穩步推進。
當雙方快要進入標槍射程時,弓箭手都向後方跑去,從主陣留出的空隙中鑽了進去。
隨後,肖雲陽一方的兩萬多軍戶兵猛然爆發出吶喊聲,舉著盾牌開始向前慢跑衝鋒!
在完善的軍功田激勵下,這些軍戶兵的戰鬥勇氣還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對面的法蘭克帝國先鋒一看就是連他們都不如的烏合輔兵!
這自然無形中減輕了大漢帝國軍戶兵們的心裡負擔,讓他們爆發出更高計程車氣。
如果今天遭遇的是法蘭克帝國的精銳步兵,大漢帝國的軍戶兵絕對不敢如此勇猛的主動發起肉搏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