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軍看不見的後方,一千名斯瓦迪亞騎士已經整裝待命,只等前面攪亂敵陣後發起衝鋒。
千名斯瓦迪亞騎士在這種幾萬人大戰的戰場上,不能直接甩出去,不然蟻多咬死象的事情幾乎是必然的。
對面以底比斯人為首的反漢聯盟軍裝備再差勁,那也是各自的精銳,而且這個世界裡單體的實力較高,敵軍中必然會有大量的戰士乃至勇士,甚至還會有掌握詭異術法的巫師祭司。
然而,讓肖雲陽略微失望的是,他並沒有在敵陣中看到馬其頓方陣的影子,對方仍然是傳統的希臘方陣。
中間是重步兵,兩翼是輕步兵和輔助兵,前面還有一排單薄的投射兵種,有拿著投石器的,也有拿著木弓的。
這種木弓肖雲陽見過,跟4力軟弓差不多,打獵或許很好用,打仗的話,射穿皮甲都費勁,面對青銅甲乃至鐵甲幾乎無用。
也就普遍不著甲的希臘地區會把這種軟弓當作寶貝。
至於投石兵……肖雲陽已經懶得吐槽了。
唯一讓肖雲陽感到威脅的是前排的標槍兵。
底比斯城邦會把輕步兵中標槍投擲比較準的人,單獨編組為標槍兵,在這方面,底比斯人對戰爭的理解無疑更高一籌。
開啟了兵種多元化的先河。
不是希臘其他城邦不知道標槍的好處,而是那些希臘城邦沒有察覺到標槍兵單獨列出來有啥用途。
當然,如果能達到曾經的斯巴達人那種所有士兵都是精銳的程度,倒是不用區分兵種用途了。
因為每一個斯巴達戰士都掌握了所有的作戰武器。
相當於全能士兵,只不過這裡的全能只是希臘人的戰爭理解範疇內。
敵軍進入大約200步左右時,法外狂徒的陣列中突然射出一排排輕箭。
對面的都是無甲和輕甲的遠端投射兵種,法外狂徒自然要選擇有效射程遠,但破甲能力弱的輕箭。
法外狂徒使用的八力弓,足以在200步外拋射進行有效殺傷!
如此遠的距離,讓對面的反漢聯軍集體懵逼,特別是前排快速接近當中的投射兵種,在一輪輪輕箭拋射下成片成片倒下!
他們根本沒想到敵人的弓箭能射這麼遠!
要知道,他們使用的軟弓最多也就在50步之內拋射能有效殺敵,不然的話射中敵人也只能算是輕傷。
如果面對的是有甲目標,這種軟弓基本上就是廢物,這也是希臘人不重視弓箭的原因。
反漢聯軍能糾集起來幾千人的弓箭手,靠的還是來自於馬其頓王國境內的部落弓箭手。
馬其頓王國比較重視弓箭等遠端武器,就連十字弩也有裝備。
只不過,十字弩只有馬其頓王國正規軍才有資格列裝,這些部落雜兵只有弓箭。
在馬其頓王國,弩的價值是高於弓箭的,原因很簡單,訓練弩兵的成本和週期遠低於弓箭手!
亞歷山大大帝是一個追求實效性的君主,自然更重視容易成型的弩兵。
除此之外,弩的破甲能力也是弓箭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