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陽自然不會神機妙算到敵對希臘軍陣的佈置,按照正常的希臘方陣,無論是中路大軍還是兩翼,後方都會有差不多的縱深。
然而,希臘同盟軍的統帥們深知肖雲陽的召喚士兵的厲害,所以才擺出這麼一個倒梯子型的軍陣。
如此一來,脆弱的兩翼可以依靠深厚的陣形和兵力,將突進去的肖雲陽召喚騎兵陷住,中間的精銳城邦衛隊組成的重步兵方陣,本身就不畏懼騎兵衝鋒。
至少從紙面上看,這個軍陣面對戰鬥力強,但兵力少的肖雲陽所部沒有任何缺陷。
古代實用的戰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簡單耐用,簡單耐用意味著士卒展開列陣效率高,不容易出錯,移動變換的時候也可以從容不迫。
這對於古代士卒平均文化水平極低的成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制勝關鍵!
這就是為何古代戰陣中,方陣最常見,常用的方陣往往也就那麼幾種的原因。
這並不是說複雜的戰陣不好,而是想要讓複雜方陣來回變換,對士卒的要求太高了。
更何況,能完美掌握複雜戰陣計程車卒,使用普通戰陣同樣戰鬥力很高。
顯而易見的,這個異世界的希臘人最擅長的就是方陣了,甚至還宣揚了一種戰士之間的方陣文化。
每一個前排士兵都會把半邊身子交給旁邊的戰友盾牌守護!
這無疑是一種團結向上的戰鬥精神。
現在肖雲陽所面對的敵陣就是這種,前排無論是輕步兵還是精銳的重步兵戰士,都是密集的希臘步兵方陣,少量的希臘騎兵則在各個方陣中間穿梭,負責傳達軍令協調各部。
希臘人也是有騎兵的,只不過數量稀少,最關鍵的是,希臘人沒有馬鐙這種跨時代意義的發明,所以希臘騎兵的戰鬥力很弱。
希臘騎兵只有一隻手可以用於戰鬥,所以希臘騎兵中沒有遠端兵種,都是清一色的單刀騎兵。
正因如此,希臘人往往不會將騎兵作為作戰兵種,而是讓他們擔任通訊兵、親衛、斥候以及戰場打雜等等工作。
正面作戰幾乎看不到希臘騎兵的身影。
肖雲陽的召喚騎兵能在馬上射箭一直是希臘同盟高層苦思冥想的難題,由於召喚騎兵死亡後屍體和戰馬武器等全部會消失,希臘人根本得不到樣品,所以無法得知馬鐙的原理。
當然,如果肖雲陽的召喚騎兵與希臘人交手次數增多,透過頻繁的觀察,希臘人也很可能窺視到馬鐙的原理,畢竟馬鐙這東西的技術含量真的不高……
只要用心觀察,照葫蘆畫瓢希臘人還能不會麼?
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兩邊的希臘軍陣浩浩蕩蕩的壓過來,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希臘軍陣前進的速度並不快,跟人類徒步慢走差不多。
類似於肖雲陽前世儀仗隊踢正步的速度。
整個軍陣是由數不清的一個個方陣拼湊而成,方陣之間是有空隙的,但前排方陣卻將空隙完全閉合,只能在希臘軍陣後面看到來回穿梭協調的希臘騎兵奔走。
肖雲陽看著氣勢如虹,不知怎麼被忽悠到士氣高昂的希臘軍陣,嘴角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放在其他正常的統帥角度上,敵軍氣勢如虹應該傷腦筋才對,但肖雲陽卻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