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歡解釋道:“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的總稱。”
“傳播者?”林舞聽著有點懵,都是很官方的術語。
不知什麼時候,英歡學了這些東西,說起話一套一套的。
相反地,林舞覺得冗長而繁瑣,還是講得通俗易懂好一些。
“這麼說吧,自媒體平臺包括:部落格、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群。”米君諾說道。
“這些我知道,但是跟自媒體,總感覺……呃,有關係麼?”林舞知道這些東西,但是卻很少用。
然後,米君諾又解釋,舉身邊的例子:“像一汪水一樣,邊寫文邊發微博。像秦沐苒一樣,邊做主播邊發微博,微博粉絲已有幾百萬人,隨便給人的產品打廣告,就有很多廣告費。還有,像英英這樣,什麼微信運營平臺,自己賣化妝品……”
“打住,我是創業者,當然要有運營號了。”英歡打斷道。
這麼一說,林舞就明白了,不過她用微信或qq,只是當成交流工具,沒想變成自媒體,連微博都很少用。
英歡說道:“木頭,你應該用你的筆名,或者遊戲id,弄兩個微博的。”
“這麼麻煩的麼?”林舞寫過小說,只是創過幾個讀者群,都不算粉絲群,是很自由的交友群,沒有讓讀者天天投票,也沒有讓讀者幫忙宣傳書籍,更沒有讓讀者沖刷錢打賞衝榜。
更別說註冊微博賬號,用自己的筆名來吸引讀者。
不過,林舞以前倒是弄一個微博,後來也很長時間不再弄。那時候,她是為了關注一個作者的動向,那是一個野生作家。
為什麼稱為野生作家,也就是到處走走停停,寫現代中的江湖世事,經常分享國內國外趣事。
後來,林舞注意他發的每一條微博,走到哪是什麼狀態,也注意到每逢雙十一或雙十二,那個作者會發購買實體書的連結,以方便讀者買書。
她現在才明白,原來,那也是一種自媒體的方式。
這樣看來,面試官說的自媒體,有人做得好的話,月入十萬也是存在的。
不過那樣的人,首先得有很多粉絲,或者說,有很多關注的人,這樣才有知名度,才有流量,才有錢賺。
單單說微博,這怎麼賺錢:
接網站上面的轉發微博任務獲取佣金,或者新浪微博任務,獲取廣告分成。
出售微博賬號,需要找到買家,賬號質量粉絲數量要足夠,知名度高才有人買。
承包企業微博、幫企業打理企業的微博。
透過微博推廣自己需要出售的產品,讓粉絲購買,如做淘寶客。
還有微信公眾平臺,賺錢的方式有廣告軟文投放、電商利用平臺推廣產品……
反正什麼都有,林舞不褒不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做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喜歡王者榮耀:我家徒弟又炸了!請大家收藏:()王者榮耀:我家徒弟又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