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地裡的活幹得再多也只夠溫飽,地裡的活都是又髒又累又不掙錢的。
這地裡要是不種糧食,換成別的來種,或許要值錢很多。
“爺爺,家裡還有多少地沒種呢?”蘇眉忽然的問道。
蘇懸壺想了想,應道:“還能栽個十挑洋芋!家裡種都不夠,你爹孃還說過兩天上集市上買去。”
“十挑洋芋?”蘇眉不知道這是多大的面積,她又問,“能不能直接說,這是多大面積?”
“你這農村人當的跟城裡人一樣了~一畝地三挑洋芋,十挑洋芋就是三畝地左右的樣子!”蘇懸壺給蘇眉算了一下。
“三畝地,不多,但是也不少了········爺爺,剩下的地我們不種洋芋了!”蘇眉決定另外栽一點有用的東西。
聽到蘇眉的話,蘇懸壺很自然的問道:“不種洋芋種什麼?種紅苕啊?紅苕還不到季節呢!”
“不是,我們不種農作物了,改種草藥········剩下的地我們都改成藥田。”蘇眉興致勃勃的說道。
藥材要至少一年的時間才能出成品,這一年父母只要照看著讓它們茁壯成長。
來年挖起來就全是錢,也不用擔心藥材的銷路,蘇眉在燕京有大批的患者,根本沒地方弄到藥材治療呢!
種藥材?蘇懸壺沒聽說私人可以種藥材,他有些遲疑:“這能行嗎?”
“當然能行,國家又不管咱們在地裡種什麼·······只要我們能交得上農業稅,公糧,我們的地想怎麼種就怎麼種·······我在燕京給人看病,經常因為沒有藥材,而無法給患者最好的治療呢!”蘇眉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這事情要是弄妥當了,以後可以讓幾個哥哥也種草藥,甚至整個小崗村都來種草藥。
到時候把村子搞成藥材基地,又賺錢又省力。
藥農絕對比種糧食要掙錢得多。
作為一名大夫,蘇懸壺自然知道藥材的價值。
他對種藥材倒是很有信心,年輕那會允許中醫開藥館的時候,蘇懸壺也種過藥材,蘇懸壺比較擔心的是:
“你這個開放的政策到底穩不穩呢?會不會朝令夕改的,過幾天又把私下種藥材,行醫的人給抓起來?”
當年行醫被抓的事情給蘇懸壺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在蘇眉的來信中,得知蘇眉開店他都擔心得不行。
現在又知道蘇眉還行醫,在燕京擁有大批的患者,他真的擔心蘇眉再把自己折騰進去。
他心裡擔憂,沒等到蘇眉回答,又繼續說道:
“算了算了,我們還是老實種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