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太不對了!"霍建國說著,把鋼筆的來歷和價值跟蘇眉說了一遍,他疑惑不已:
“你說,首長把亡妻的筆,贈與你幹嘛?”
“誰知道呢!"蘇眉也是莫名其妙。
兩口子討論不出結果,只能去睡覺,畢竟第二天他們就要出發回家。
上次兩人回去趕上春運,所以車上擠擠嚷嚷,吵鬧得說話都聽不太清。
這次回去火車上倒是冷清,兩人買了臥鋪的票,一上一下的躺著。
躺著不累,就算在火車上睡了好幾天,兩人下車的時候還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再加上不是過年,不需要買新年禮物,沒帶什麼行李,這一趟回來兩人輕鬆了不少。
抵達縣城之後,霍建國特意去了一趟學校,瞭解兩位侄子的教育情況。
他既然掏了錢,還是希望兩個孩子能好好的成長。
蘇眉雖然並不關心別人家的熊孩子,但霍建國要去,她也只能跟在後面當個陪襯。
知道蘇眉不喜歡二哥家的兩個孩子,霍建國到了學校,也並沒有去找那兩個孩子,而是直接聯絡了他們的班主任。
他是想證明,他的方式是有效的,是有希望糾正那倆孩子的。
結果兩個孩子的班主任,都跟霍建國反映了同一個情況。
霍德的班主任說:“這孩子也不是沒救,有些道理在學校他也聽得進去,只是一回家就壞事。
我們教他不要自私,學會分享,慢慢的他都學會了和別人同學互相分享一些東西。
可回一趟家就壞事,他爹孃告訴他,寬容那是傻子才會乾的事,傻子才會讓別人佔便宜......."
霍良的班主任也是同一套說辭,大概就是她在學校教會孩子的規矩,都會被孩子的父母推翻。
無論孩子被教得多乖,回家兩天就會立馬現出原形,甚至有時候會變本加厲。
這也正常,人要學好很難,人要學壞,卻容易得很。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教他背詩詞他不一定能記住,但父母只要說一句髒話,哪怕只是說了一遍,孩子都可能會記一輩子。
當初霍建國找了關係,把兩個孩子送進學校的時候,就叮囑過兩個孩子的老師,要注意糾正兩個孩子的人品。
結果老師是盡力了,一回家這倆孩子的父母就幫倒忙,老師教再多也沒有用。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有這樣的父母,何愁不把孩子給養廢,蘇眉對霍建國想把霍建黨那兩個孩子教好的事情不抱希望。
她不看好,但是也不想打擊霍建國,只能淡淡的安慰他:
“看開點,你盡力了就好,路是要自己走的,你又不是菩薩,沒辦法替他們度所有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