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這鬱鬱蔥蔥的山林,現在每一株樹木中,都蘊含著“生”之氣,而在入秋之後,天地寒冷,萬物凋零,樹木中的“生”之氣,不在外放而變的收斂其中。
茂盛的樹木和乾枯的樹木,在趙一凡看來,只是由於“氣”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的。
抬頭看向懸掛在夜空中的那一輪皓月,趙一凡喃喃自語沉吟著:“日升月落,輪替交換,萬物迴圈……心肝脾肺腎,又對應著五行……”
一時間,腦海裡諸般想法湧來。
每一個想法,似乎都有其蘊含的目的意義所在。
但趙一凡卻始終缺少一個頭緒,抓不住重點。
但趙一凡知道,他眼下之所以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於這裡。
丹符門有數的傳承之中,並沒有關於陰陽境描述以及如何修煉的方法,而趙一凡又是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想要破除掉眼前的迷霧,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就像是在沒有燈塔的浩瀚大海,沒有任何標記的無垠沙漠之中,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闖過沙漠,透過大海一般困難。
不知不覺中,月落日升,點點光輝灑落在趙一凡身上。
他沒有任何感覺,依舊怔怔的站在山上,腦海中思緒萬千,不斷苦苦琢磨思忖著。
夜晚。
空中飄來一團黑雲。
不多時,噼裡啪啦的雨點降落。
將趙一凡身上衣衫悉數澆溼。
但沉思中的趙一凡依舊恍然未覺,沉溺在冥思苦想之中。
黑暗中,楊致遠站在山峰下面,目光復雜的看著趙一凡,心裡暗忖,“趙師弟不論是天賦,還是領悟力,都遠超常人,不過是一次簡單的談話,就讓他能夠進入到這種‘入定’的狀態中。”
這種入定並非是天人合一的狀態。
普通人也能夠達到。
就像是有些時候,在考慮一個問題時,陷入冥思苦想之中,不知不覺中時間過的飛快,當醒悟過來後才發現,原來竟然想了這麼久。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種“入定”狀態下,每一個人的精力,都集中到了極點。
可以將困擾許久的問題想清楚。
楊致遠收起思緒,將靈氣均勻的散佈在身體外,形成一個看不見的“薄膜”一般,將雨點全部擋在外面。
他擔心會有山林野獸之類的東西,打擾到趙一凡思考。
找了一處視野開闊的地方,楊致遠打起精神,警惕看著四周的情況。
在楊致遠想來,或許最多兩三天左右,趙一凡就能夠想清楚。
然而,幾天過去了,林老攜帶著一根百年野人參,從京都市趕來後,趙一凡依舊保持著那個姿勢,站在山峰上,一動不動。
喜歡修仙一萬年請大家收藏:()修仙一萬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