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勁頭太大,食盒飛了出去,嘎!的一聲,嬰兒啼哭。
皇帝的頭瞬間血氣上湧,還能不明白嗎,拿他當傻子糊弄,皇后好大膽!膽敢混淆皇室血脈,真是瘋了。
倪公公一看事情敗露,滿腦子的絕望:“完了,真的完了。”
皇帝一腳踹翻了倪公公:“狗奴才!真是翻天了,來人吶!”
皇帝的內侍都是會兩把刷子的,沒有一個文縐縐的。
一個上前,就捆了倪公公。
倪公公面如死灰,跟死人差不多,他能不明白嗎,犯了什麼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食盒的孩子白白胖胖的,可是生了兩天的孩子,皇帝看了頭就疼。
當即就審訊,倪公公不敢不招,說了來龍去脈。
把皇帝都氣嗨了,董嬤嬤、倪公公,太醫全部下了大獄,那個小夥子就養在了皇宮裡。
是因為貞雨冰聽說皇后的事,急忙來了勸皇帝把孩子送給其父母吧,皇帝實在是生氣,嬪妃們讓把這個孩子扔荷花池溺死。
貞雨冰給這個孩子求情,給他留下性命,在內務府養了起來。
等大點了讓她做太監,這也夠殘忍了。
差一點就當上皇子,還可能是太子,皇后失敗了,這個小孩子也就倒黴了,差點成功,這就是命吧?
皇后進了冷宮,沈家是看在太后的面子才沒有被抄家滅門,可是皇后的兄嫂卻被皇帝賜了鴆酒歸西。
太后氣得得了一場大病,真恨皇后不爭氣,怎麼能幹出這樣的事,沒有那個本事,就別跳達,自找苦吃,哪有過繼貞雨冰的兒子來的把握。
哪個宮妃敢冒這樣的大不違?
真是肥了她的膽兒,太后也是保不了皇后了。
虞貴妃卻是樂壞了,想著皇帝應該立她為後,可是皇帝再也沒有發聲立皇后,群臣啟奏皇帝立後的事,見皇帝沒有好臉色,被皇帝咆哮一頓,嚇得灰溜溜的跑了。
有想當皇后的嬪妃就往太后的宮中跑給太后諂媚,想讓太后保她為後。
太后憋得火大了,是她立的皇后,皇后竟然幹了這樣的事,太后的臉沒有處擱,誰來她都沒有好臉色,也就知難而退了。
皇帝氣得十天沒有上朝,真的氣毀了。
皇帝也沒有顧太后的心情,這些年皇帝看太后的面子,對皇后放縱了些,誰想到這個皇后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敢混淆皇家血脈,不把她剁成肉醬也就是仁慈了。
皇后更後悔,恨其兄的餿主意,皇宮的人上萬,想做瞞天過海的事哪有那麼容易,不是他言之鑿鑿,皇后也沒有那個膽。
現在悔恨已遲,下半輩子可是要遭罪了好好地皇后不做,竟然作天作地,把自己作進去。
皇后完了,虞貴妃就是惦記這個位子,她的哥哥帶領朝臣喊立後,皇帝卻不答應。
虞貴妃的哥哥喊立後不是想立他妹妹還能為別人搖旗吶喊的?
皇帝明白得很,他是不想立虞貴妃為後的,他不想讓外戚為患,虞貴妃的哥哥虞城煥,也不是一個善類,掌兵十萬,專橫跋扈,在邊關打了幾個勝仗,就拉攏朝臣保虞貴妃為後,只要虞貴妃能夠為後,虞城煥就會想總覽朝堂大權,功高震主的姿態哪個皇帝不忌憚?
揭穿皇后,虞貴妃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她就不知道皇后和太后都是沈家人,皇后丟臉就是太后丟臉。
管不管皇家血脈的混淆,自己的臉面才是最大的。
太后萬分的惱怒虞貴妃,認為她就是伺機扳倒皇后,自己搶上位,虞貴妃想當皇后的美夢在太后這裡就過不了這一關。
虞貴妃被太后排斥多次,才明白了這一點,真是後悔,自己成了出頭鳥。沒有拉著貞雨冰下水。
她就是想拉貞雨冰也不會上當,有藺簫把關,貞雨冰是不會被人算計進去的。
果然虞城煥帶著一幫朝臣再提立後的事,皇帝會讓她如願?皇帝徵求了太后的意願,明白太后的想法兒的皇帝怎麼會瞞著太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