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初,縣裡的電影院很是很火的,老百姓沒有多少娛樂,電視還沒有出現呢。
搞的好的大隊,有人有錢的大隊,在七幾年才有一個黑白電視,就是大隊僅有的一臺,在隊部的院裡很多人追著看電視,也不是哪個大隊都有。
兩個人三天看一個電影這個時期的電影就是抗戰的片子,地道戰,英雄兒女,戰鬥英雄各式各樣的都是讓人學習先進人物的片子,其實村裡已經演過了,也就是讓他們在一起聯絡感情。
莊松德一家人只有莊建宏和和媳婦兒林小燕還是惦記賣掉莊建榮。
莊松德一家子沒有了莊老頭莊老太太的糾纏,莊松德徹底的改變了策略。再也不看眼前利益,只有看長遠了才能利益不斷。
莊松德也是捨得讓莊建榮上學了,不是他出錢,他也不心疼。
心想著,那些錢給他多好,可是那是不可能的,莊建榮的文化太低,是跟不上隨軍家屬的步伐的。
只有讀書,才能跟上形勢,到了部隊也能找到工作。
明面上朱明松這一年幫她補習功課,實際是藺簫在幫她讀書,郭蘭圖不識字,她也是窮人家出身。
只有藺簫能教給她,莊建榮讀到小學三年多,就被宋和雲抓住在生產隊勞動,在家做飯,割豬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把她耽誤了,實際小學的文化不難學,只要不是特別的笨,只有語文數學和自然,自然不學也是一樣,只學語文算數,三年的課程一年就能完成。
莊建榮的頭腦在學習上特別的好用,她的學習成績最好,所以這二年的功課一年已經完成了,莊建榮也不是小孩子正在啟蒙,這個歲數的姑娘學習一定比小不點有定力。
莊建榮對學習還是非常的用功,很有天賦,學的當然是好的。
正好趕上初中三年,這個時候的初中還不好考,朱明松的戰友的哥哥幫她辦了學籍,進了鎮上的小學六年級,就是要中考的時候,馬上就要參加中考。
功夫不負有心人,莊建榮有幸考到了縣城鎮中。
朱明松就回了部隊。
陳蘭鳳覺得朱家真是冤死了,明明可以找到一個高中畢業的姑娘,哪家不比莊家強,莊家是一群喝血鬼,更是填不滿的坑!
陳蘭鳳的心情可是遭透了。
陳蘭鳳提出一個要求,要莊建榮跑著讀書,十六里地讓她天天跑家,既然是他們家供莊建榮讀書,莊建榮就應該成為朱家人。
不能住城裡住宿再花錢,她還有兒子還沒有媳婦呢,兒子的錢得交給她。
只給莊建榮出點兒學費,一個學期十塊錢。
莊建榮得回他們家幹活,讓莊建榮做飯,洗衣、餵豬,種自留地,星期天還要給她掙工分,簡直就成了她家的奴隸。
莊建榮太老實,莊松德是不會管她飯的,她給朱家幹活兒就在朱家吃。
陳蘭鳳倒是不在乎莊建榮吃飯,當幹部的家庭都富裕,自留地有白薯秧子,陳蘭鳳給她吃的就是白薯面摻白薯秧子的窩窩頭,一頓給她倆,他和兒子老爺們三口吃的是玉米麵的餅子,他家的饅頭是不會經莊建榮的手做,他們家幾口吃饅頭也不會給莊建榮一口吃。
莊建榮從小就是吃糠咽菜,宋和雲給她吃的還沒有朱家的白薯面多,都是糠和野菜。朱家的窩窩頭可比莊家的窩窩頭好吃不少,起碼沒有糠。
因為朱家沒有莊建榮的口糧,莊建榮的口糧在莊松德家裡,莊松德奸的狠,怎麼會把口糧給朱家呢?
就是不提口糧的事。
朱旺川也沒有提及莊建榮口糧的事,很快就要分麥子了,一個人有八十多斤。
朱旺川自是不會讓莊松德分走。
這個地方離京城近,水利化搞的好,麥子種的多,不像山區那麼點麥子。
這幾年一年比一年麥子多,分的也多了起來。
朱旺川一個大隊長,怎麼能制不住莊松德,莊松德只會動心眼子,可是他沒有權利。
等分麥子的時候,會計早就把莊建榮的口糧做到了朱家的賬裡。
莊松德算著少了一個人的麥子,問會計:“我們家的為什麼少了一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