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太肆無忌憚,勾結這樣蠢的朝臣他更是愚蠢至極。
皇上壓下了這個奏摺,藺簫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跟皇后說了,皇后就心裡有數了。
皇上壓下了這份奏摺,可是秘密還是暴露了,在皇帝看奏摺之前,內閣的人幫皇帝先看一遍,免得皇上看那麼多奏摺累得眼暈,減輕皇帝的負擔,讓皇帝輕鬆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內閣的人和皇帝的親信太監都看見了奏摺,私下一議論,能不透出訊息嗎,燕王乾的事,被人講究,擁護正統,這是朝臣的堅持,燕王搞這些動作,朝臣心裡憤恨,不敢明著指責,偷著議論還是敢的。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大部分朝臣都知道了。
想立從龍之功的就是燕王一黨,擁護正統的是太子一派的人。
風言一起,皇帝的耳朵也灌滿了,御史聞風奏事,參奏燕王勾結武將,心懷叵測。
指使歹毒婦人謀殺一品誥命夫人。
朝堂上燕王王攻擊不斷,燕王的名聲已經臭大街。
很快南方的官員參奏越王,淹沒賑災款,致使災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災民死亡九成,天怒人怨。
皇帝的頭大如鬥,燕王竟然這樣大的膽子,惹了這麼大的禍事。
這下子一定是壓不住了。
皇帝寵幸純貴妃,動了燕王純貴妃會怎麼樣?
皇帝對純貴妃的心狠不下來。
倒是左右為難。
可是天下這樣大的反應,皇帝不給交代不行。
只有聖旨一道,派下欽差換回司馬意。
可是皇帝派的是司馬意的人。
寵慣了的兒子動怒也是有情的,不捨得下手對他,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那貪墨之事消磨掉,保住燕王。
說的好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都是假的,法律是約束百姓的,並不是約束皇家人的。
這個欽差就是司馬意的同黨戶部尚書陳琳,這個人六十歲,掌控戶部錢糧飯。
十天之內就籌集百萬兩,用於給司馬意堵窟窿,司馬意貪了災銀,就是都交出來也得虧空不少。
一百萬兩得給他補漏,追回他的一部分,還得比之前看著多了災銀。
司馬意沒有想到賑災銀子的事被揭露的這樣快,戶部尚書陳琳欽差沒到,他的密探早就探清了訊息,他在京城的黨羽早就快馬疾馳給他送信,司馬意最快得到了訊息。
這回好,賑災銀子二百萬兩,陳琳一到,那一百萬也到了司馬意手裡。司馬意發財了。
藺簫進~宮見皇后,說出來自己的擔心:“皇后娘娘,皇帝對司馬意維護,這是又給他送去一百萬兩,有這麼多銀子,他會造反的,娘娘先做好心理準備吧,不能讓他得逞。”
藺簫倒是不怕,最次的她可以帶著霍城衍走,司馬意是傷害不到黛玉她們的。
藺簫看太子總是平平淡淡的,不爭不奪的態度,他可擱不住司馬意算計,皇后一個女流,能懂朝堂上的大事嗎,一旦失策就是被報復,讓司馬意得逞,死的人就不能是少數,藺簫覺得皇后這個人很是不錯的,也是為皇后擔心。
提醒皇后幾次了,皇后雖然有主意,可也沒有司馬意的算計精,太子真的是沒有司馬意的道道兒,這母子會丟了性命。
等藺簫走了,皇后去見了皇帝,怎麼說的就不知道了。
陳琳的一百萬到了司馬意手裡,司馬意的心就更大了,他還不想做什麼儲君,直接做皇帝多好。
天下現在特別的肅靜,賑災的司馬意沒有回來,陳琳也沒有訊息,皇帝很自信的司馬意不能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