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以後的結局,楊玉環也是痛心疾首,皇家無父子,這就是真實的寫照。
寵愛過的妃子的親生兒子,這個做父親的竟然能搶了寵愛過的兒子的媳婦兒。
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就洗白了李隆基亂倫的無恥行徑,用愛情的色彩美化這段不應該有的婚姻。
白居易到底是個什麼人,是個瘋狂的顛倒黑白之魔嗎。
楊玉環的聲聲血淚,被他歪曲成她貪慕權勢,貪圖享樂,心甘情願委身李隆基,絕對屈服在物質腐蝕之下。
說的這樣寵,那樣物質堆砌,把楊玉環說成只知道享受,不知道情義的水性楊花女子。
寵愛、寵愛、被一個年長三十五歲的丈夫的親爹寵愛,白居易有什麼感受,他是楊玉環肚子裡是蛔蟲嗎?
他的感覺長恨歌就是代表他本人的感覺,是站在李隆基的角色感覺李楊婚姻。
他想是李隆基,就像小說的代入感,他就是李隆基,對搶兒媳婦感到興奮,他的感覺就是有楊玉環美貌女子陪伴他,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他把真正的愛情歪曲到天邊去。
一個帝王,後宮六萬女人,他哪來的真情,搶楊玉環只是他仗著帝王的權利,兒子不敢反抗,媳婦不敢反抗,認為他至高無上的權利,天下的女人都是他的。
他一生愛過多少人,哪個是真愛,把李楊的婚姻昇華到生死之戀,證據在哪裡?
馬嵬坡就是赤果果的撕了李隆基的偽裝。
為了他的江山為了活命,他果決殺楊玉環,還看她到底死沒有死就,臨死他就不見楊玉環一面。
他的愛在哪?你白居易也不是死在楊玉環之前的,你怎麼就瞪眼這樣編排?
楊玉環根本就沒有愛過李隆基,試問白居易的家人可有一個愛過比自己大三四十歲的男人的女人?
可笑世人把白居易的長恨歌,當做一個生死愛情的見證。
白居易完全是為了抒發自己的喜好,他把自己當成唐明皇的替身,根本就沒有想過楊玉環一個弱女子的感受,那種敢怒不敢言,那種逆來順受,那種強顏歡笑,那種被一個白毛老頭子索取的時候的屈辱。
現代的年輕女人嫁祖宗輩的男人,哪個不是為了物質利益,說什麼愛情,鬼信?
找物件一般女子還要看男人醜俊,對一個老頭子哪個女人孃家喜歡得起來。
這首長恨歌,渲染了皇室的權貴,渲染了亂倫畸婚的理所當然。
徹底糟踐了一個無辜女子,渲染的楊貴妃是無比貪慕虛榮的賤~人。
這是對一個女子人格的羞辱,無情的歪曲,無情的秒殺。
說的李隆基越對楊玉環寵愛有加,楊玉環越愛李隆基,就越是抹黑楊玉環。
這首詩的意境就是表達了李隆基對楊玉環堆砌了無窮的物質,楊玉環就越愛李隆基。這才是對楊玉環最大的侮辱。
試想,一個年輕的女子,那樣美貌,她的心氣兒不可能是低的,一個世家女子出生後的教育是什麼?
三從四德堅貞節烈,怎麼接受得了這樣的婚姻?
楊玉環的心裡能不苦嗎?
被窩裡睡著一個年邁蒼蒼的老頭子是何感想?
那不是給她換了一個年輕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