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武器藺簫也是沒有的,對付日本鬼子,可不是說著玩。
精良部隊是用這樣的先進武器消滅日軍。
藺簫的游擊隊根本看看不到。
繳獲幾挺歪把子就能完勝了?
歪把子機槍——正式名稱是“十一年式輕機槍”,由於該槍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故得名“歪把子”。
它是侵華日軍主要裝備的輕機槍。該槍口徑6.5毫米,全槍長1100毫米,全槍重10千克,初速756米秒,表尺射程1600米,理論射速為500發分鐘。該槍結構怪誕,供彈系統設計複雜,人機工程性相當差。
藺簫繳獲小田次郎的就是這種機槍。
她才有幾挺啊!<p18i式9毫米衝鋒槍。
九二式重機槍——為侵華日軍主要裝備的重機槍。它是日本神武紀元2592年1932年)定型出品,因而被定名為“九二式”。它是日本三年式重機槍的改進型,自動方式仍然為導氣式原理,冷卻方式為氣冷式。
發射7.7毫米九二式半突緣尖彈,彈頭初速為732米秒,表尺射程為2700米,由30發供彈板供彈,理論射速為450發分鐘,槍身長為1225毫米,槍全重為63.5公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日本軍官帶著大部隊來討伐,就這種機槍突突的掃射,系統也收不了這樣厲害的機槍,會把系統破壞掉的。
這是袁園給藺簫的提示,系統是一種訊號,訊號被打亂就失去了準確性,收不了機槍,游擊隊會遭殃,百姓會被清算,日本人會血洗村子。
以為打了兩次勝仗就暈乎了,藺簫拿出對付喪屍的本事都不能對付日本子,日本子的武器太厲害。
如果老百姓都回家,就會扯游擊隊的後腿。
手雷、擲彈筒、迫擊炮
英國的米爾斯手榴彈,它的許多設計思想比如發火機構和延期機構),被後來數十個國家的上百種手榴彈所採用,影響深遠。
米爾斯手榴彈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廣泛使用。當時中國的抗戰主力部隊並不是以米爾斯手榴彈為主要裝備,但在一些軍官的手中保有少量的該種手榴彈。比如據史料記載,南京保衛戰中,在教導總隊的連級軍官的身上,就見到過該種手榴彈。
都是抗戰隊伍對付鬼子部隊的殺傷力大的武器,藺簫他們啥也沒有,搶日本人那點東西,遇到鬼子的大部隊,當不了多大事。
八二迫擊炮,是抗戰的主力部隊的普遍裝備。
藺簫是一個也沒有。
擲彈筒——當時侵華日軍裝備的一種輕型支援火器,相當於一種微型迫擊炮。口徑50毫米,發射微型榴彈,無支架及瞄準具。可以用來填補迫擊炮與手榴彈之間的支援火力空白。它攜行方便,操作簡單,不佔編制。
作為一種單兵面殺傷武器,它曾普遍裝備日軍一線部隊。
藺簫更是沒有。
喜歡最佳鹹魚翻身系統請大家收藏:()最佳鹹魚翻身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