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朝廷真的派來了賑災糧食,必然會動搖百姓對他們的信任。
所以,這欽差還沒進入楚州的地界就被兩方勢力當成了眼中釘。
陳忠派人四處宣揚,說這欽差為人如何放蕩,魚肉百姓,還貪墨了大筆錢糧。
百姓訊息閉塞,聽那些人說的多了,便也跟著對這欽差咬牙切齒。
等這欽差進城,一句話沒說,就被人當胸一箭,射了個對穿。
陳忠親自上臺,當著眾多百姓的面,歷數這欽差的罪狀、朝廷的不仁道。
然後,一刀將欽差的頭砍下。
四周百姓紛紛叫好,誇陳忠是神仙下凡,是百姓的救星。
這幾天,熙微有時候扮做乞丐,有時候扮做陳忠的手下。
打聽來的訊息零零散散。
如今,還留在楚州的那些百姓都視這欽差為仇敵,視他為朝廷的鷹犬敗類。
但是,這欽差並非寂寂無名之人。
他是去年的探花,相貌英俊,才學斐然。
曾經在高堂之上痛斥攝政王專斷獨斷,向皇帝以血書表忠誠之志。
那血書上的內容用了大禹禪讓之言,私下被傳播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真是可惜。
他既然懂得這幾句話,就該知道楚州若遇天災,必見人心之危。
如今,他死在“人心惟危”之下,就連屍體也被烏鴉啄食,不得保全。
熙微望著下方的屍體,心中生出幾分惋惜,這樣的人不該在死後遭到這樣的對待。
雖然惋惜,但她卻沒有做多餘的事。
如果朝廷有道,這人必將恢複身後名聲。
她如今更應該考慮的是將來的路。
覆巢之下無完卵。
如果雍王真的能平底楚州之亂,這大魏或許還能再延續一些時日。她的餘生或許能夠安穩度日。
可如果雍王不能,更甚至楚州這場禍亂,背後若是有人刻意主導——
那麼,將來亂的必定不僅僅只有楚州。大魏本來就問題重重,如果叛亂的訊息傳出去後,必然會引來各處心懷鬼胎之人。
那幾處河堤,熙微已經去看過。
有的確是年久失修,內裡腐敗。但是有的雖然因為楚王貪墨了銀兩,但也不該毀壞的如此徹底。
熙微從城牆上下來,調轉腳步往雍州的方向。
雍州與楚州相鄰。
當初,楚州遭遇水患,雍州是什麼態度呢?僅僅因為楚王的承諾,他就願意費心費力地出兵出錢,為楚王平定叛亂?
天底下真有這樣的老好人?
雍王在圖謀什麼呢?
熙微腦海中回憶著過去與雍王有關的記憶。
先帝眾多兄弟中,這雍王給人的印象就是老實,是個老好人。加上他與先帝一母同胞,所以極其受先帝的信任。
只不過,他命不好。
熙微那老主子容不下他,遭遇幾次刺殺之後,雍王便自請回到封地。
到如今,他應該已經許多年未曾出過雍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