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藝校籃球聯賽,基本上是四月份開始,因為如果是學期剛開始的時候,氣不合適,剛過完年的新學期,京城的氣還是蠻冷的。
賈章柯的電影籌備千頭萬緒,香江那邊的資金不是一下子能拿到的,還有很多細節要談。
關於收益分成方面的事情還需要談,引入香江資金加上週白這邊的資金,讓賈章柯對電影的想法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讓他想大幹一場。
如果放在別的導演身上,二十萬如果能嚴格控制耗片比,也能用35膠片拍一部電影,可是在賈章柯這裡基本沒有可能。
如果讓現在的電影人來,怎麼看四十萬的資金也足夠賈章柯拍攝一部電影了。
當然,周白對老賈的尿性還是挺了解的,這人對電影的熱愛那是一點不假,但文藝青年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想法特多。
耗片比控制別二點幾,五比一能拍完就謝謝地了,而且周白還覺得挺懸的。
這年代基本上主流的導演都在耗片比,越高就代表劇組越有錢。
矮大緊高松在後世的節目中就過,他拍戲的時候跟陳凱哥的劇組鄰近,他這邊緊巴巴的把耗片比控制在三比一,結果一問隔壁劇組的耗片比,差點沒有被嚇傻,人家簡直壕無人性,根本不在乎耗片比。
耗片比之所以重要,因為這些就直接關係到錢,沒錢的窮逼劇組要是敢浪費膠片分分鐘歇菜,根本活不下去。<的膠片,一本是400尺,能拍攝四分鐘,這一本膠片最便宜的也要就要一千,用主流的柯達彩色膠片,得一千五左右。
一部電影按照九十分鐘算,耗片比五比一,光膠片錢就得十六萬多,這可僅僅只是膠片的錢,四萬塊想支付完其他開支完全是做夢。
一個劇組的開支可不止膠片錢,演員片酬、吃飯、住宿、用車、劇組其他人員薪酬等,這些加起來也不是數。
<的膠片了,一個字:窮!
五比一的耗片比對賈章柯來可能還不夠,周白估計,光膠片錢怎麼也要二十來萬才行,文藝片導演或多或少都有這個毛病,不使勁的燒膠片簡直對不住那顆騷動的內心。
姜聞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光拍白雲就花了三四千尺的膠片,投資人過來勸他,這貨:“我第一次當導演,你就讓我過癮一下”。
你看連姜聞這種硬漢為了滿足自己的文藝心都能撒嬌,可撒嬌讓投資人退讓的結果就是到電影拍完整整用去了25萬尺膠片。
最終導致最後整個劇組最後窮的叮噹響,吃不起飯,發不出工資,連裝置都擔心因為沒交租隨時被收回去,最後是劉慶仗義相助才算挺過難關。
這特麼還是姜聞第一次當導演,到了《鬼子來了》的時候,數字就更誇張了,簡直嚇尿了國內的一干大導演。
美帝大導演的電影就不了,人家那是幾百萬打底的都有,這點全世界都在羨慕。
……
四月的氣,變得溫暖,雖然晚上還會有些冷,但白基本上都是二十度的樣子,打籃球的好氣。
在比賽的場地,周白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趙微,這是藝考之後周白第一次見到她。
起趙微,周白跟她也算是點頭之交,在藝考的時候彼此見過,畢竟在同一個考場,趙燕子也是參加過中戲三試的,而周白也參加了北電藝考。
“這麼久沒有見,你還是這麼漂亮,在北電待得怎麼樣?”周白上前跟趙微打了下招呼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