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姜顏林和她幾次在聚會上遇見,最後都莫名其妙變成了兩人獨處時,這位在朋友們面前始終保持著距離,以疏離形象示人的沈老闆,就在姜顏林的面前露出了不為人知的一面。
——她把自己主動送到了姜顏林的手邊。
平心而論,沈清予的確是個很有魅力又難得一見的大美人。
當她脫下一層層高高在上的面具,和身上的外套與襯衫時,是個正常人都難以拒絕。
尤其是在酒精的蠱惑之下,哪怕清醒如姜顏林,也被迷惑了那麼一個晚上的時間。
但姜顏林始終不會忘記,沈清予不是個吃了就可以當作無事發生,還能脫身離開的物件。
她主動脫下的衣衫,都會在假以時日之後,變成捆住姜顏林雙手的鐐銬。
所以姜顏林在最後關頭推開了她。
這種說法和想法,無限接近於渣男行徑。
畢竟酒也喝了,衣服也看著人家脫了,還上手摸遍了全身,就差那最後一步罷了。
沈老闆本人,對此也覺得可惜。
她頗為認真地告訴姜顏林,有些時候人不需要想太多,容易瞻 前顧後。
姜顏林卻知道這是她在金融界鍛煉出的談判技巧,精明如沈清予,最會拿捏別人的心理防線。
所以她也認真地告訴沈清予:“如果你只想在私下和我保持這種關系,可以。”
但名義上的任何關系,都是姜顏林給不了的。
談判就這麼幹淨利落地以失敗告終。
那之後,沈清予就提前結束了在分公司的忙碌,她還有一個有錢人都會有的複雜大家庭要經營應對,時常分身乏術,也只有在姜顏林的面前,才會偶爾傾訴幾句自己的疲憊與妥協。
姜顏林向來不介意做朋友的垃圾桶,卻也在這個過程中瞭解了很多她的家庭環境,光是一聽到都頭皮發麻的程度。
所以她也曾委婉地告訴過沈清予,她不喜歡接觸麻煩的人際關系,這是自己追求的生活狀態,不會為任何人妥協。
姜顏林始終優先考慮自己的感受,這一點在大部分時候都不受影響。
那之後,沈清予倒也沒計較過這點糾葛,還是把姜顏林當作朋友,只是心照不宣地收回了那些過界的行為舉止。
再漸漸的,回歸忙碌人生的兩個人也就沒了什麼聯系。
這一段連筆墨都費不了多少的故事,姜顏林其實並不介意對裴挽意全盤托出。
但她知道,裴挽意在意的根本就不是這個人,這件事。
裴挽意真正在意的,是姜顏林無法辯解,也沒資格辯解的,橫在她心裡的一根刺。
在做過那種事情之後,姜顏林很清楚自己在裴挽意這裡的信用額度已經是負數。
盡管當時的裴挽意選擇了面上的翻篇,和她持續發展下去,卻也不代表這件事真的就過去了。
不如說,在她們越發在意與瞭解對方的過程裡,這根刺會慢慢生長,變得更粗更長。到現在姜顏林但凡有任何諸如此類的行徑,哪怕只是徵兆,只是誤會,裴挽意也不會有耐心聽她說任何一個字。
她說得對。
這是姜顏林欠她的。
沒有解釋,沒有道歉,也沒有真正為此付出過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