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各有各的頭腦戰深水加更)<101nove.hapter 64
看到這條匿名發來的私信, 姜顏林的第一反應,是對方如何找到的自己的社交賬號。
但很快,答案就在她腦中呼之欲出。
——是埃爾。
早在姜顏林為埃爾做那篇測評推廣之前, 埃爾就時常在社交賬號上分享他自己的生活了,還每次聚餐都必拍幾張合照發出去。
姜顏林雖然不會讓自己的臉出鏡, 但被拍到身影是在所難免的。
大家都在拍, 沒道理她一個人去要求所有人不準拍到她。
而之後姜顏林幫埃爾做了測評推廣,埃爾就和她互關了賬號, 還時不時艾特她表達感謝,毫不掩飾兩人的熟人關系。
雖然僅僅透過這樣的關系網來深挖, 也不足以對方精準鎖定自己和裴挽意的私下關系, 但姜顏林知道,一定還有某些資訊渠道是能夠被對方獲取的。
比如她出席過那麼多次阿秋和裴挽意他們那群人的聚餐,而最後一次,就是小諾當著所有人的面給裴挽意難堪的那一次。
那時候,小諾故意拿著話筒點破了姜顏林和裴挽意的曖昧關系, 引來很多人的側目, 心照不宣般的打量,盡管並不帶著惡意。
而在那之後,裴挽意就再也沒提過帶她去聚餐。
姜顏林無所謂裴挽意怎麼想,到底是想避開那些麻煩,還是不想被知道這層關系,她都不在乎。反倒是因為不用半夜出門,而感到自在了很多。
卻沒想到,自己已經從那個社交圈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 還能被這麼找上門來,當面跳臉。
姜顏林也不需要多花時間來推理, 就能猜到對方的身份。
——畢竟裴挽意的那兩個前任,一個她已經當面見過,確定了對方是什麼樣的性格。
宓芸和李雨晴兩個人,在姜顏林看來是相似又相反的兩個型別。
要用最簡單淺顯的定義來區分的話,那就是,一個攻擊性朝內,一個攻擊性朝外。
同樣是精神狀態很不穩定的兩個女孩,宓芸最極端的行為不過是傷害她自己,以為這樣就能驗證裴挽意是否愛她,是否會因此憐惜她,甚至回到她身邊。
這種攻擊性,就是完全朝內的,只傷害了自己,和間接傷害了那些真正愛她在乎她的人。
但李雨晴的攻擊性是極端且朝外的。
她一旦失控,就會無差別攻擊所有的人,在裴挽意的那個圈子裡,她幾乎把所有和裴挽意關繫好點的人都給攻擊了一遍。
小諾尤其受牽連,因為她是那一起導火索事件的當事人之一。
姜顏林從心理疾病的角度去理性看待的話,會初步判斷,宓芸是“抑鬱型人格障礙”和“邊緣型人格障礙”,前者佔主導,後者則符合她崩潰時會做出自殺行為的應激症狀。
而李雨晴則更複雜一些,最起碼有四種嚴重的障礙傾向——“偏執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間歇性爆發性障礙”,以及最無藥可救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韓敘也很符合“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幾個症狀。
但他的症狀比較輕,姜顏林沒有從他身上觀察出很嚴重的報複心理,只在他那一次玩笑般說出“不想活了的那一天就要上街隨機槍殺幾個人墊背”的話時,確定了他有“內心漠視社會規則”、“道德感薄弱”,以及“冷漠缺乏同理心”等徵兆。
而反觀李雨晴,已經到了不需要面對面觀察,光是從她做出的那些行為,和說出來的這些話,就能感受到她的病情很嚴重的地步。
她的情緒時常處於極端的波動,容易失控。又把自己的人際關系極端化,伴有強烈的“被拋棄感”,所以一丁點的刺激都會讓她産生巨大的應激反應。
最直接的,就是她有難以控制的憤怒和暴力傾向。
姜顏林實在是很佩服裴挽意。
光她一個人的身邊,就能聚齊這麼多病得不輕的人——這絕非貶義,而是客觀事實。
姜顏林甚至想到了小諾。
那個每日酗酒來麻痺自己,強迫自己遺忘痛苦的北方姑娘,平時是很開朗直爽的性格,卻在心裡藏了這麼多的痛苦,最後爆發出來,也對她自身和周圍人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小諾是很顯然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她無力消解和楚明的那段關系帶來的慘烈結局,連帶著,對身為“共犯”的裴挽意也産生了複雜又強烈的情緒,不是單純的恨,也不是單純的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