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怎樣難以面對的困境,那也是她一路走來不曾放棄過的熱愛。
“祁寧,你明白的,在這條路上或許只是因為你太順風順水了,年少成才,過早地獲得了常人一生都達不到的成就。”
她近乎急切地說:“所以你不知道該怎麼邁過去,因為你沒有遇到過,你沒有任何應對的經驗。”
“我明白你的焦慮,我也知道你真的很疲憊了,這幾年你都沒有讓自己休息過,一年二十一個城市,八十六場演出,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你沒有辦法靜下來創作,是難以避免的,但這絕對不意味著你真的失去了創作的能力。”
姜顏林比任何人都明白,對自己的創作能力感到質疑與否定是什麼樣的滋味。
在一段時間裡反複懷疑自己,認為自己只會製造廢物垃圾,所以幹脆統統銷毀,連看一眼都是巨大的折磨。
但這是表達者的必經之路,是必然要邁過的一次次坎坷。
沒有這個過程,就永遠都會原地踏步。
“你應該感到高興,當你不再滿意自己現階段的創作水平,就一定是意味著你到了更上一層樓的入口,你的想法和意識,你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都比之前的你更優秀,所以你不再滿意沒能跟上意識進步的能力。”
姜顏林一字一字地告訴她,恨不得將自己的想法也掏出來給她看。
“你的徘徊不前,只是因為你對自己太嚴苛了。”
“你要求自己是完美的,你容不得殘次品出現在你的署名之下,但是你忘記了,每一次的創作都是當下的你最獨一無二的表達,在那之前不會有,在那之後也不會有。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雪花,你也必然會失去今天和昨天的你沒能完成的表達。”
祁寧看著她,有一瞬間的失神。
姜顏林卻沒有停下。
“在創作這條路上,真正的結束是停下。”
“不要停下來,祁寧,你知道自己還能寫,那些記憶和能力就在你的腦子裡,你沒有失去過。你只是害怕它不夠優秀,不夠好。”
姜顏林蹲下來,看著她的眼睛,用最冷靜而溫和的聲音問:
“可是創作的初衷,是為了分出高下嗎?”
當你還未學會漢字與字母,當你還不懂數學的加減乘除,當你還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時,你坐在鋼琴前的每一次輕撫,得到的清脆回響,是一種評價的分數嗎?
不,它是讓你快樂的,讓你雀躍的,純粹而簡單的夢想。
“所以不要看不起你自己,你的每一次表達,都是隻有你能完成的最偉大的作品。”
午後的陽光模糊了她的面容,祁寧卻從未如此清晰地看見過她的眼睛。
那純黑的眸子裡,裝了一室的浩瀚星河,卻又只裝得下一個自己。
於是很長的回響之後,祁寧輕撫著她的臉頰,低聲道:
“好。”
那一天的陽光明媚而耀眼,像是最後一張抓在了手裡的照片。
姜顏林以為,這是一場註定了結局的落幕。
她如此清醒地看到了未來,看見了終將再次站上舞臺的那道閃閃發光的背影,而自己,只要做個一如既往的觀眾就好。
姜顏林不知道。
她從來都不知道。
對祁寧來說,這是一場浩大而無聲的開幕。
在這最寧靜的一刻,她已經早早明白。
——姜顏林,我非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