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測試結束之後,姜顏林毫不猶豫地再次調整了職業方向。
越是流程化的工作,越容易遭受到人工智慧發展的沖擊。
姜顏林花了一點時間,慢慢摒棄了所有套模板的工作,那些撈快錢的專案做完一個算一個,而主要精力則是轉向了人工智慧難以替代的領域。
那就是無法粗製濫造的、飽含人類精神文明的果實。
盡管全世界的文化工業都面臨著流程化的發展趨勢,但這世上依然還有那麼一部分人,在堅持最本真的表達。
語言,文字,是亙古不變的文明基石。
而故事,是這塊文明基石上刻下的、關於人類的前世今生。
姜顏林堅信,人類的創造力是沒有上限的。
也絕對不會被徹底替代。
所以她不再接太多新的流水線專案,該賺的快錢早已經賺夠,姜顏林調整了方向,開始一點點接洽那些不怎麼賺錢的專案。
人脈和履歷都是要慢慢積攢的,但能力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目瞭然的。
姜顏林花了不短的時間,才讓自己從“迎合市場”的思維慣性裡解脫出來,一點點找回最本真的表達慾望,與純粹的創作慾望。
她知道,每當自己拼盡全力去做一件事,就一定可以做到。
但摒棄了流程化的方式後,驟變的難度也是肉眼可見的。
一個人的靈感與創造力並不真的源源不斷,姜顏林的那些從事遊戲行業的朋友告訴過她:“當專案時間緊,預算低,上面要求你一個月就要做完十倍的工作量時,你不可能再有時間搞原創。有時候領導還直接拿一個樣本給你,就得照著抄呢。”
所以都是同行抄襲同行,今天你家做我家的素材庫,明天我也對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大家都是打工人,每天起早貪黑混口飯吃罷了,何必斤斤計較。
姜顏林可以理解他們,但依然選擇了不為這些作品買單。
就當她是那少部分的“傻子”吧。
沒有靈感和創造力的時候,她會想很多辦法,但絕不會拾人牙慧。
某次線上喝酒,大家聊著自己的那些奇葩經歷,最後發起投票要選出誰是“奇葩經歷最多的女人”時,姜顏林毫無意外地當選了。
“當之無愧哈。”
林小七笑眯眯地吐槽她。
姜顏林對此接受良好。
她甚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當一個人為了寫醫院的味道,就跑去急診室外面坐一下午。
為了寫慾望與性的溫度,就大白天拉上窗簾在電腦面前自我探索。
為了寫恨意與絕望,就翻出埋藏多年的最深的傷疤反複品鑒。
為了寫揮金如土的暢快,就用一週去陌生的城市眼睛也不眨地刷卡。
為了寫支配者與臣服者的絕對關系,就花費一年時間養了條忠心耿耿的狗。
那麼再奇葩的經歷,都是有價值的。
姜顏林始終對自己保有一部分的冷眼旁觀。
她看著自己,就像看著一具實驗容器,貪婪地吸收著無形的能量,最後滿載而歸,再將那些能量轉換為有形的價值。
這些價值,會躍然紙上,拼湊成了她向這個世界發出的一聲聲無言吶喊。
多年以來,姜顏林就是這般用自己的血和肉,寫著她的故事。
於是只要她還有血有肉地活著一天,她的靈感就不會枯竭。
但也並非所有的奇葩經歷都能作為素材,寫進她的故事裡。
黎勻橙曾經邀請過姜顏林,想和她一起在油管做一檔新的訪談秀節目。
每一期都邀請一位熟人或朋友當嘉賓,就像《艾倫秀》那樣的聊天形式,但話題和內容絕不會那麼官方,而是極盡的爆點和沒有下限。
姜顏林很意外,因為這的確也是自己想過要做的一件事,只是談話形式和平臺媒介有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