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蓀就拉著秀芸退了出去,三太太也跟著一起去找衣服。
自有丫鬟婆子在前面帶路,三太太就低聲問秀蓀,“可是有什麼不妥?”
既然衣服不夠,回縣衙去取就好啦,江浦縣衙和褚家老宅只隔了一條街,偏偏要拿秀芸的舊衣服,不得不叫人深思。
秀蓀先是點了點頭,承認這裡面有不妥,後沉吟了一下,她自己還是個小孩,二老太爺將靈卉放在老四房院子已經是極大的信任了,且昨天要不是二老太太婆媳去進香,小三房又人多眼雜,他肯定不會把陳知縣的獨生女交給一個七歲的女孩子照看的,雖然不用她親自照看,還有任媽媽等人,但聽上去總歸不妥。
最遲今晚,靈卉應該就會被接到二老太太這裡照看,到時候什麼事兒都瞞不過小二房,那麼讓三太太提前知道點情況,總歸好把握分寸。
一行人進了三太太屋裡,丫鬟沏了茶來,自有丫鬟媳婦子開啟箱籠,將秀芸小時候的舊衣服一件一件拿出來給三太太過目。
秀蓀就趁著丫鬟媳婦子開箱籠的功夫,把靈卉的衣服襯裡做工粗糙,還有身邊伺候的根本不給小孩穿裡衣的事小聲告訴了三太太。
三太太拿茶盞的手就一頓,唏噓道,“竟然還有這事,這孩子沒了娘呀,真是一千一萬個難。”
秀芸也在旁邊一臉擔憂。
秀蓀擔心三太太覺得陳家不重視靈卉,又加了一句,“陳閣老府樹茂根深,陳知縣來浦口上任不可能使喚的人不夠用,我估摸著。他興許是想趁著這幾天,把帶來的僕婦換一換。”
三太太目光一凝,緩緩點了點頭,“應該是這樣,”
三太太嫁進褚家十幾年,又常年跟著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對二老太爺還是比較瞭解的。既然二老太爺答應讓陳知縣暫住。說明他是打算幫這個忙。
看來自家公爹是想拉攏這位陳大人,三太太掃了一眼還是如往常一般呆呆的秀蓀,這位陳知縣可是和老四房的六老太太有親呢。
聰明人說話點到即止。
三太太就秀芸一個女兒。總是做許多衣服給她,小孩子身體長得快,很多衣服都沒來得及上身秀芸就長高了。
丫鬟媳婦子將那些還沒來得及穿的小衣服鋪在羅漢床上,還有幾件松江三梭布的裡衣。正巧是需要的。
外衣卻不好找,長輩大都樂意看小孩子穿色彩鮮豔的衣服。而如今靈卉戴著孝,秀蓀只得挑了一套菖蒲色,一套沙綠色,都是杭綢。剩下的都是緙絲或織錦,顏色花花綠綠的。
三太太見秀蓀面露難色,想起方才秀蓀的說辭。便道,“先拿著這兩件換著穿吧。我這就吩咐針線上的,趕製幾件素淨小衣服出來。”
秀蓀聞言大喜,給三太太福了福,“謝謝三伯母。”
秀蓀不想靈卉受委屈,也不想柯敏受委屈,若是讓老四房針線上給靈卉做衣服,多少有些繞過了江浦老宅的意思,不大好,要是直接請求江浦老宅來做,又有些唐突,如今三太太主動提出來,再好不過了。
“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見外了。”三太太帶著秀蓀和秀芸回了二老太太的院子,身後的丫鬟媳婦子捧著方才挑好的衣服。
三老爺帶著陳敘和徐景行到小三房問安去了,既然認了親,自然要把長輩都認一遍。
看來二老太爺很重視這條人脈,認個轉折親還如此鄭重其事。
靈卉就留在了二老太太的羅漢床上,正拽著小丫鬟手裡的帕子叫“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