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自己這個鄉下來的,對那些宅門深院的事情真心不感興趣,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家陪著孩兒,服侍相公或者被相公服待?嗯,或者跟著麼麼學琴呢。
除了這幾家之外,還去了一趟李大夫家的太小子兒那裡,畢竟是有忘年之交家的親人,這位任職小吏的老鄉還是要去打聲招呼的;姜禦醫有些麻煩,因為身份特殊,平日裡這位姜禦醫也不怎麼出宮,所以莫太涵只好託小黃弟弟給送了一份年禮,若是有機會,也要請這位禦醫吃一份酒席,畢竟秋妍能有憂哥兒,這位可是居功至偉。
等夫夫倆拜了一圈兒年之後,也正月十三了,再有兩天就是正月十五,也是憂哥兒的周歲了。
“我們憂哥兒都一歲了呢!”劉麼麼抱著憂哥兒親了親他的小臉蛋兒明天就過周了!”
這裡沒才抓周的習俗,只才“過周”的說法,也就是給孩子慶祝一下週歲,一般到了周歲上,就不容易夭折了。
憂哥兒的過周很低調,甚天涵也沒打算大辦,這麼小個小娃娃,大辦個什麼啊?就家裡人,擺一桌酒席,家裡每個人都發了紅雞蛋。
能在正月裡吃到雞蛋的,也算是一種享受了。
莫天涵不大辦,可是卻收到了很多賀禮,都說是給憂哥兒的,分別是五大將軍府的來人、田金松和小黃弟弟的。
東西不多,但都很是精緻,適合小孩子帶的長命鎖、小手鐲和各種金銀的鏈子等等,還有最柔和的絲緞兩匹,給小家夥兒做衣服用。
“我家憂哥兒才自己的小金庫了!”古麼麼抱著憂哥兒,看著桌子上的那堆賀禮笑眯眯。
憂哥兒見今天大家都笑眯眯的看著自己,知道自己今天肯定不會挨收拾了,直接就放開了手腳,可勁兒的玩耍著。
“這麼小,就收這麼多的禮,不大好吧?”秋妍有些擔心,小時候他在村子裡,聽人說小孩子收禮多了該少喝了,所以他從小到大都沒才收到任何禮物。
古麼麼勸導秋妍:“這可是他的周禮,不礙事!”
晚上田金松一家子都來了,熱熱鬧鬧的吃了晚飯,輪流抱了憂哥兒一會兒,小家夥兒一點兒都不認生,也許是因為跟香哥子他們都熟悉了,被人抱著還跟人咯咯的笑,而且竟然會叫小虎“哥哥”了,把個小虎樂的一晚上都沒閉嘴。
康哥兒也被叫了“哥哥”,紅著小臉兒管憂哥兒叫了聲“弟弟”。
因為是正月十五花燈節,晚飯吃的早,一大家子人還有田金松夫夫和小虎,去了盛京城裡觀花燈,盛京城四門大開,街上每一家鋪子的門口都掛滿了各色花燈,每一個花燈上面都有一個謎語,行人若是能精對了,可以直接拿著花燈走,猜錯了,抱歉,您就只能兩手空空了。
因為四門大開,人流雖然密集,卻不擁擠,正月十五花燈節,全盛京城都開放,那地方大了去了!
一家子都穿的厚實,莫天涵又給憂哥兒用兔皮的小披風裹了兩層,才抱出來遊街看花燈。
這時候,有名的狀元坊倒是人流稀鬆,因為狀元坊是歷代狀元們居住的地方,是文人們最嚮往的居所,這裡所出的燈謎是最難的,又因為多數文人都會來這裡解密題,老百姓們很少過來,猜不對謎底拿不到獎品,多浪費時間啊?都去了別的坊間猜燈謎了。
狀元坊因為謎題太難,去的人又都是文人,倒是不擁擠,莫天涵屬於初來乍到的,他也不明白這道理,直接就帶著一大堆人一起走進了人少的狀元坊。
等進去了看到燈謎的時候,田金松才發現他們竟然隨著人流進了狀元坊,跟莫天涵說明白了之後,莫天涵也有些愣眼:“啊?還有這個說法兒啊?可是咱們進都進來了,就逛逛吧!”
田金松看看身後的人流,再看看前面的狀元坊,同意了莫天涵的決定:“也是,咱們也不圖那幾盞花燈!”
倆人同意了,別人肯定不反對啊!
於是一大群人直接進了狀元坊的坊街。
不愧是文人彙集的狀元坊,裡面的花燈做的都比外面的好看,有做成竹筒樣式的竹子燈籠,還才繪著蘭花梅花的,菊花底座的花燈,統稱“四君子”,上面四個謎底,猜對了全部的四個,才可以拿走這四盞花燈。
除了謎底,還有對聯和賦詩,填詞等等,不一而同,不過都是些考校文人功底的東西,怪不得老百姓們不感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