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鼕鼕震驚了。
雖然眼前的沈醫生似乎是在舉例,但說的如此準確,眼神也明顯意有所指,這肯定是在故意點他!
可問題是……他弟弟的年齡問題,場間除了他以外,就只有他弟弟自己知道啊!
連他女朋友以及他弟弟的女朋友,都根本不清楚他弟弟改過年齡!
之所以要故意改小兩歲,是為了讓他弟弟在籃球上的天賦,看起來更加驚人!
青少年階段的身體發育,速度是超常規的。
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在二十歲以前,年齡每大一歲,都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同樣的技術能力、同樣的身體條件,十七歲展現出來和十五歲展現出來,根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國內非常流行年齡造假。
因為在低年齡段的比賽上想要出成績,尋找真正有天賦的苗子、並加以系統的、針對性強的訓練去進行培養,這是很辛苦的事情。
也太過考驗教練員本身的水平。
絕大部分人根本就沒能力做得很好!
相比於正統的王道做法,透過將年齡改小的方式,讓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去同十三四歲的少年打比賽,這操作起來顯然便要簡單很多了。
甚至根本不需要多少技術環節上的東西,十六七歲的年輕人,面對著十三四歲的少年,光是身體就可以直接形成碾壓效果了!
當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後,堅持不改年齡的人,反而會變得格格不入。
明明是‘同齡人’的比賽,結果場上無論隊友還是對手,都比你要大個兩三歲,這比賽還怎麼打?
要麼你也改年齡、同流合汙,要麼就是被那些年齡更大的競爭對手淘汰。
任何事情一旦‘卷’了起來,就別再想考慮公平的問題。
大家不過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罷了。
周家也是如此。
由於家庭關係,周家對於直系後代的發展,基本上不進行任何干預。
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去嘗試。
如果真的有天賦,並且也確實興趣濃郁到可以當成事業去做,那麼家裡就會盡可能的去提供助力。
周文彥大概是在六七歲的時候,就對籃球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並且非常幸運的是,經過專業教練的基礎培訓和相關測試,發現周文彥居然還真有極為出色的籃球天賦!
既然如此,周家當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阻止後代的發展。
給周文彥更改年齡,也就順理成章了。
雖說這屬於圈內的潛規則,可潛規則的意義,便在於不可能拿到檯面上來講。
因此周鼕鼕對外介紹自己弟弟的時候,從來都只是介紹自己弟弟更改後的年齡。
至於實際年齡,始終藏在心底,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
卻不曾想,眼前這位沈醫生……一眼就看出來了?!
是不是太神奇了點?
怎麼做到的?
“沈……醫生,你……不對!您……怎麼知道我弟弟年齡不對的?”
周鼕鼕遲疑著開口問道。
話說到一半,更是直接換上了敬語。
因為他忽然發現,這沈醫生好像就跟那些菜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