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熙索性全盤托出:“他是被我安排到商業大廈的放風人,身上有網球包。所以我讓他在我的指令過去前,先在網球場消磨一下時間。
他是一個人去的,正好和網球場內的三名高中生組了個伴玩雙打。案件發生的時候,三名高中生的一人沖去了案發點維護秩序,那名高中生貌似是個偵探,得到了警方允許進入現場的許可,連帶著他也一同進去了,聽到了警方問話的全程。”
這番解釋很詳細,伏特加聽懂了:“這麼說,真的是巧合?”
就算大哥不和盧西因見面,那個目標也會在今天死去?
光熙點了點頭。
琴酒開始思考盧西因話語的真實性。
放風人,網球包。
盧西因手下有狙擊手。
這很正常,盧西因是未來的行動組組長,有幾個部下不奇怪。從評測成績來看,盧西因的狙擊不太好,取長補短,會額外注重部下的狙擊能力也沒錯。
琴酒是盧西因的反面,他自己的狙擊能力很優秀,所以他對組員的狙擊能力要求不高,能放風或打打普通的靶子就可以。伏特加是駕駛和it的精英,雖然平時行事粗糙了一些,但足夠聽話,也能剋制住好奇心,不會問不該問的事,對琴酒來說,是很好的搭檔。
琴酒知道商業大廈是梨善町最適合的放風點之一,如果在不清楚具體任務的情況下要他安排位置,他很大可能也會讓基安蒂去那裡。
“……”所以盧西因的佈置合情合理,他的部下出現在目標所在的網球場,純粹是偶然……
琴酒懶得掩飾自己語氣裡的懷疑:“巧合是最不可信的理由。”
反正結果都出現了,過程是不可能毫無痕跡的。
盧西因不可能是從他的腦子裡看到接下來的計劃的,究竟是安全屋不安全了,還是部下有二心了,琴酒自己會去查。
組織成員不可打探對方的訊息。
前提是不留下證據、不被當事人發現。
琴酒也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他真的被盧西因鑽了空子還一無所覺,那他完全可以“引咎辭職”了。
組織對資歷不太看重,第一步永遠是能力。
比如皮斯克,靠著組織的拉扯站到了日本的上流階層,他對自己的定位有自知之明,對組織也算忠誠。一旦他丟掉了最基本的識相,即使皮斯克是組織的“老幹部”,也會淪為組織的棄子。
皮斯克早年確實是有過一段輝煌,但他的能力隨著暮年而逝去,在晚年,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企業家。
曾經的優秀部下被一個個調走,到現在,皮斯克已經連一個代號手下都沒有了,甚至本人還被劃分到了琴酒的行動組……不過琴酒沒要他,一把老骨頭了能派上什麼用,因此目前的皮斯克,算是個自由身。
琴酒這次沒取檔案袋,他按了兩下手機,給盧西因發來一封新郵件。
那是他打包過的任務清單,被琴酒放在了「次要的次要」的位置上。
裡面一共有大幾十個任務,全是些費時費力的中長期工作。
琴酒本來的打算,是一邊在酒吧遠端觀察盧西因如何解決網球場的議員,一邊把這大幾十個任務穿插到他接下來的行程表中、或交給適合的外圍成員。
現在盧西因既然表現的這麼“厲害”……那他也該對這份實力給予相應的“尊重”。
光熙沒對附件的大容量感到驚訝,她點開附件,瀏覽了起來。
任務大致能分為三種。
第一種任務,是根據周邊人員捕風捉影的言論,尋找到一位社長包養的婚外情人,拍下用於拿捏社長的影像資料。
婚外情人也可換做貪汙威脅,反正就是找目標的把柄去勒索。
簡稱打錢。
“……”
第二種任務,後勤部的一批手槍零件出了問題——為了防止進貨商暴露從而被追查到來源,組織的武器一直是分散購入,還途徑了好幾手,畢竟日本是個禁槍的國家,不能有太大的動作。
又因為組織的隱秘主義,下家不知道上家,彎彎繞繞的輸送線太多,組織武器的安全是有保證了,可也導致出現問題時,組織內部都很難找到中間人和貨商。
槍支零件也可替換成炸藥、資金、藥品,總之就是找出運送線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