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摩德,不要在外面喊克裡斯的那個名字。”
“你也不要喊那個代號,這裡可是大庭廣眾呢。”
英國海關口有兩架航班,一架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一架來自新加坡,裡面的乘客大多不懂日文,因此,聽懂光熙和貝爾摩德語言交鋒的人,只有同行的普拉米亞。
普拉米亞:“……”
這火馬上就要燒到她身上了。
普拉米亞從兩人的對話中知曉了很多情報,比如銀發女是著名影星克裡斯·溫亞德,她和獨眼女同屬一個組織,代號是「貝爾摩德」。
獨眼女的代號是「盧西因」。至於獨眼女的明面身份,普拉米亞還沒認出來,不過獨眼女很大可能是日本人。畢竟她的日語比英語好很多,眉眼間也有明顯的亞洲人線條……
脖子上的項圈冰冷又沉重,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普拉米亞:她的性命不在自己手裡。
“叫我‘蒂娜’吧。”普拉米亞主動化解了兩位代號成員的無硝煙戰爭。
光熙淡淡的點頭:“往這邊走,蒂娜、”
一個稱呼而已,沒必要揪著不放。只是,貝爾摩德的稱呼……
“莎朗。”銀發女明星主動道。
“好的,莎朗。”光熙改了口。
溫亞德不是個常見的姓氏,也很有指向性。反而是莎朗的名字比較大眾。路人若看到她對著一個銀發女人喊莎朗,是絕不會聯絡到莎朗·溫亞德的。
至於貝爾摩德的真名……光熙就沒想到這一點。
身後的貝爾摩德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在光熙轉頭看到她的表情之前,貝爾摩德迅速收斂了情緒,跑上前挽住了光熙的另一隻手,舉止親密。
光熙沒表情的看了她一眼。
但沒甩開她。
貝爾摩德:“!”
終於……
光靠易容術是成不了千面魔女的。
演技也是很重要的。
這一路上,貝爾摩德自然的切換著各種性格,想看看盧西因對哪種性格的人物會稍稍放鬆一點警惕。
最開始的「神秘」人設完全沒用。
就算組織有著“代號成員不可過多打聽對方”的預設規則,貝爾摩德也從未見過把這條規則貫徹的如此徹底的代號成員。
她與fbi王牌探員對峙,之後盧西因也和赤井秀一交手了,但盧西因卻連多看一眼現場的動作都沒有。
“……”盧西因是真的對她不感興趣。
這裡指得不僅是深層意味,身在組織,對組織的其他成員,怎會連一點的好奇表現都沒有?
她和琴酒是知根知底,不需要過多言語的解釋,盡管琴酒看不慣她的行為模式,卻也不會多加幹涉。
波本學著她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神秘主義者,行蹤詭異。自己的情報捂得嚴嚴實實,卻一直在蒐集他人的情報,是條抓不到的影子,根本找不出他的小動作。貝爾摩德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繼初見的「神秘」人設,她把自己扮成了一個「強勢」的“高階成員”,甚至以皮斯克的外貌進了盧西因的酒店房間,結果嘛、
盧西因全然無視了,只顧著做自己的事——燒錢。
組織裡怪人一堆,有點不正常的小癖好反而很正常,貝爾摩德也沒拿這件事去開盧西因的玩笑。
之後,貝爾摩德對教導易容變裝的任務上了心,成了一個「聽話」的“跟班成員”,在飛機上都兢兢業業的講著易容課。
好嘛,她從紐約跟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又跟到倫敦。幫忙付車錢、提供浴室、買衣服、做眼球……
盧西因很習慣做領導者和決定者,在對她下命令這一塊,盧西因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同樣的,盧西因對下屬,也不會展露多餘的情緒。
「聽話」的“跟班成員”明顯不行,再這樣下去,盧西因真把她當小弟人物了。
現在,貝爾摩德成了會和盧西因唱反調的、「抬槓」的“同級成員”。
而她驚喜的發現,盧西因的話,肉眼可見的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