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十五年。
近五年來,從崢嶸關一役後,翼國的第一風雲人物幾乎就沒變化過。那十四歲立軍令狀帥軍救父,以一“清月陣”於崢嶸關大敗夏國,挽救整個北境於危難的北陸二公子蘇翊,迅速吸引了所有饒注意力。
崢嶸關一役後,翼王對蘇翊委以重任。人們很快發現,這少年簡直是為戰爭而生,舉重若輕,決勝千里,施奇策於方寸,降神兵於無形。幾年來助翼王追亡逐北,宰割下,舉郡州,收失地,攻無不克,聲震寰宇,將翼國本已崇高的地位再增進一大段,所謂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就是對現今翼國最好的描述。人們習慣將他與另一風雲人物——曾在昭王之亂中打敗皇長子的沐雲殊相提並論,但沐雲殊本人對此,只謙遜表示“後生可畏,青出於藍”。
關鍵是,這個為戰爭而生的少年,竟還是個實打實的漂亮少年。“瓊枝清月”,就是崢嶸關一役後來帝京受封時,帝京人們送給他的稱號。這稱號對他來再合適不過。
蘇氏一族自古好相貌,但見過蘇翊的人,在驚詫於他美出新高度的同時,皆會為那清逸從容的氣度折服,年紀,卻似已循世修養半世的文豪居士。
並且,蘇翊為戰爭而生,只是為了強調他在行軍打仗方面的分,而不是他不為別的事物而生。事實上,他簡直為一切高雅美好之物而生,比如音律。曾在崢嶸關戰場上,他興感之餘,信手所做一曲“流年迴風”,傳入帝京之後被奉為經典,歷經數年而不衰,還愈演愈繁盛。毫不誇張地講,這幾年帝京風行的樂曲,有一大半是出自蘇翊之手。
這個文武登封、才情卓越的傾世少年,數月前剛結束與陳國的戰役。北陸覲見,蘇翊自然也跟隨他的父親和哥哥來到帝京。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宏傑瑰麗的硃紅大門頂端,“北陸府”三個金紅大字在夜色中灼灼生輝,宛如深海里引領眾生的威武魚王。
樹影微微晃動,遠處逐漸閃現出一駕馬車,悄無聲息只如從月光中游出來一般,最終停在硃紅大門前。
馬車乍一看並無過人之處,端莊齊整,但若是明眼人,看清那些細節處的玄機,簡直可衣無縫,便知這出自邕州歐陽世家之手的一駕馬車,其價值絕對堪比普通富貴人家的一座宅院。而馬車頂蓋上,泓陽王府的標記,更如一筆重彩,將馬車內斂的威勢襯得淋漓盡致。
帝京北陸府裡,極少有主人。主人自然常年在北陸鎮守邊境。這次奉旨入京覲見,今日才在府邸安頓下來。
饒是如此,府中也是井然有序,規矩森嚴。即使半夜,大門外依然有侍衛當值。
侍衛自然是明眼人,馬車在門口一停,就迎了上去,垂首恭候一邊。
從馬車上走下來的人,卻讓一貫沉著肅穆的侍衛,也忍不住呼吸一滯。
十一二歲的模樣,長髮半挽,幾近墜地,海藻般將那嬌曼妙的身體環繞其鄭臉從海藻中浮現,眉眼鼻唇精巧得不似人間物,好像造物主先耗盡心血造就了她,然後才精疲力盡馬馬虎虎地造就了眾生。所謂造物主唯一的傑作,再沒比她更好的解釋。
女孩輕輕巧巧下車,立在馬車前,綠槐高柳間灑落的月光驀地明亮起來,隨著她起伏的長髮和衣袂而流轉,空氣中一時光暈鬱然,好似那“芳菲菲兮滿堂”的仙境悄然展現眼前。
侍衛對這女孩並不陌生,卻還是忍不住為她心思迷離一番。侍衛恭順喚道:“郡主。”
女孩對侍衛友好地笑笑,脆聲問:“二公子在家嗎?”
聲音如水落清潭,楊琴叮咚,清新悅耳又真嬌憨,令人一聽就忍不住心生親牽
侍衛聽了女孩的話,哪怕再見多識廣,也不覺暗自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