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帝國直接接觸的三個防線上,各個城池組織的義務民眾來援。
楚帝國改善農務之後,務農的民眾其實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而一些城池裡的富裕家庭,這次也參與了進來。
這是民間組織來組織的,也是秦界的一次嘗試。
牽頭的人,秦十一就是其中之一,民間組織肯定也是官方引導。
就是各地的青壯,包括年級稍大的男子,還有一些沒那麼柔弱的女子,都自願的過來支援防禦的軍隊,不要錢。
當然,發起的民間組織會幫助這群人過來,還包飯包住,是簡單一點,但是大家都不介意,他們也是過來幫助軍隊保家衛國。
其實不是來打仗,而是來進行防禦工事和城牆工作的修建,還有各種後勤等等工作,反正可以幫助前線更好更快的做出反應。
說實話,組織這個開始並沒有什麼用,還很是麻煩。
但可以讓民眾參與進去就賺了,因為接下來可能會非常艱苦,不只是軍隊,其他人也必須有心裡準備。
進行一段時間之後,其實就比專業機構的支援有用了,畢竟人多力量大。
裡面有人偷懶搗亂的話,都不用護國軍來處理,一起來的百姓就會呵斥。
因為秦界的一系列改革真正給了大家實惠,護國軍的擁護度還是很高的。
不喜歡他們的人也不會特意趕來幫忙,敢搗亂的也是心大。
“大將軍為國為民,我們只是提供小小的幫助,不算什麼。”
“護國軍將士效死疆場,我們打不了仗,但做點力氣活還是沒問題。”
“我們女人就不能幫忙了嗎,大將軍的幾位夫人可都是在做貢獻,她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現在官府的報紙百姓也能看到,所以知道神州大陸有災難後,雖然有一些恐慌,但大抵上都是支撐護國軍的,很多時候輿論引導其實比較容易,特別在這鐘通訊不發達的地方。
星城這邊的研究所,褚夜等人也順利的融合了進去。
專案對他們基本上都不設防,因為他們的人根本不可能離開星城。
其他人其實都很正常,只有褚夜有點不同,而且經過觀察,情報部門已經得知褚夜就是這群人的頭頭。
“當初褚夜的私人物品有一些無法分辨用途的物件,他肯定有很大的秘密。”
情報人員的判斷秦界很認同,因為他們這個勢力到底是什麼還不清晰。
他們說是以前一個宗派,獲得了一些上古遺蹟好處,後面來到自由海國,就一起做生意,低調生活,只對一些上古遺蹟的資訊感興趣。
他們這個謊話編的並不好,因為他們表現出來的實力遠低於其他幾個大宗派,為什麼他們保留下來的神器會有那麼多。
他們對於上古遺蹟的熟悉,這部分也說的不清不楚。
因為秦界的心思主要在四面的防禦上,對於這些人也沒有勉強,他們在星城這邊努力做事就好,但也沒有放鬆監管。
各個實驗室,其實也有情報人員,他們一般是打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