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界和秦社父子現在對大楚朝政影響很大,但兩人都對皇位沒有興趣。
秦社做的比秦界更加謹慎,在皇城也不結交其他大臣和貴族,所以皇帝忽然駕崩,很多小圈子心思也活絡起來。
選擇一個對自己勢力有利的新皇,這也是人之常情。
秦澤並沒有立太子,也沒有遺詔,因為那些族內的年輕人本來就還在考察中,更多時候也是陪陪他這個身子虛的皇帝。
另外就是,秦澤也是刻意把擔子給了秦界兩父子。
被自己兒子算計,秦澤其實那時候心態就有些崩了,但為了大楚一直堅持。
出來後發現秦界那麼優秀,就沒有繼續撐著了,他的身體最後離去也是放鬆。
可秦社並不是那麼果決的人,對於新皇的事情沒有足夠的魄力。
還好秦界第一時間知道了事情,他和秦小英直接展開身法,用最快的速度來到了皇城。
秦界不喜歡當皇帝,但新皇一定是要支援他的才行。
沒有他點頭,新皇就不可能登基,這不是猖狂,而是有這個實力。
“我們真的要干涉這種事情嗎?也許一不小心就要遺臭萬年了。”秦社很擔憂。
“而且你有護國軍,誰登基都不敢對你太過分。”
秦界笑了笑,說道:“爹,你可不要高估那些貴族的智商。”
“他們現在怕我,但我們離開皇城後,他們就會忘記,還會想著幹掉我們。我們現在干涉,是為了以後不徹底反目成仇。再說,沒有勝利者會遺臭萬年,要是我們選擇退縮,反而更有可能成為歷史中的反派。”
秦界給秦社灌輸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理念,秦社有些無法理解,但他也就是說說,兩父子性格不一樣,秦社不會強行干預。
事實上,秦界來到皇城後,得到訊息的各家勢力就紛紛表示了想合作。
討好秦界不丟人,只要他們親近的人成為了大楚的皇帝,他們就有足夠的利益,現在給秦界跪下喊爺爺都可以。
但是秦界誰都沒有見,他去看了一眼那些半大孩子。
這些半大孩子也很忐忑,他們現在可能不能完全明白皇帝的意義,但身邊人肯定給他們灌輸了很多道理。
他們看到秦界很是緊張,都明白這是可以決定他們命運的人。
秦界問了他們幾個問題,幾個半大孩子性格有些區別,但年齡還小,誰會是好皇帝其實現在還看不出來。
面對秦界,他們壓力很大,藏不住什麼。
但這都不是關鍵,秦界只是來認認人,看看是不是有特別不適合的。
所有小孩的資料和平常的表現,其實都有幾份情報送到了他手中。
不同的情報系統進行對比,秦界可以知道很多情況,他這次見面只是進行對照,對於這些小孩的未來不會起到決定作用。
大家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這些半大小孩的背景秦界很看重。
當然,有些認為他是敵人的小孩,肯定不在選擇範圍之內。
這次見面並沒有改變秦界之前的選擇,他最看中還是社會關係相對簡單的一個小孩,父親病死,母親身份一般,和秦社年輕時情況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