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自己思緒裡的胤禛趕緊回道:“皇阿瑪,兒臣不認同八弟的看法,葉爾多應該要交給有司衙門論罪,至於葉爾多這個人,兒臣也有耳聞,在京的時候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四處惹是生非,因為禮親王的緣故謀了這個差事,兒臣想葉爾多的人品行為,禮親王應該也是知道的,兒臣想禮親王是我大清的,應該不會在這事兒上徇私枉法”
“你們呢?”康熙又看向坐在他右手下的幾位滿漢大臣。
“馬齊?你認為呢?”
馬齊本來就是從龍入關的滿洲貴族後代,所以他不希望這事和普通官員一樣,放逐在有司衙門論罪,這樣會有損貴族們的顏面。
“回陛下,奴才覺得這事是不是應該先找禮親王商議一下,畢竟是我大清的,事關宗族,或許交給宗人府更為妥帖吧……”
康熙微微一笑,目光又遊移在張廷玉和李光地中間,這兩位是漢族大臣,也是康熙此時頗為依賴的兩位大臣。
李光地很敏銳的覺察出,康熙在期待著自己的回答。
李光地清了清嗓子,用了他已經即將步入老年略有點沙啞的嗓音說道:“臣和馬齊一個意思,這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況且牽連著禮親王一脈,望陛下三思”
康熙突然覺得坐的有些乏了,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來揹著手,緩緩在清溪書屋中開始踱步,一會兒搔搔頭皮,一會兒又把手背過身去,搓著辮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場的眾人實在是摸不出康熙對這件事到底是什麼態度,也都暗自在揣摩著聖意。整個書房都靜了下來,沒有一絲的聲音,哪怕是之前喝茶嘬嘴的聲音都沒有了。
安靜反而使人更加的恐懼。
他踱到了張廷玉的身後,停了下來。
“你怎麼看呢?”雖然康熙猛的問自己,但是張廷玉也是有充足的心裡準備的,張廷玉是個明白人,之所以在三十多歲就能入仕內閣,眼界定然不同尋常。
張廷玉不同別人,他從不主動去揣測聖意,因為在他心中,康熙是極其聰敏的人,揣測皇上的意思,在張廷玉看來就是在羞辱皇上無上的智慧,他在內閣中處事的原則就是一切以國事為本。
“依臣拙見,葉爾多還是應該交有司衙門論罪,不偏不過,拿捏的恰當才好……”
“嗯,好,就這樣吧,照你的意思辦吧”康熙穿梭在眾人的身後。
“胤禛,你這次的差事辦的好,有擔當,朕最恨的就是官員怠政,這才是最可怕的,朕不怕你們犯錯,怕就怕你們連犯錯的勇氣都沒有!”
康熙這一番話說的胤禛激動不已,血氣也開始上湧,面色竟然有些緋紅了,他自認為修禪宗多年,定力還是有的,可是面對父皇的如此褒獎,他還是難以做到平靜的出世入世。
“張廷玉,下去擬旨吧……”張廷玉聞聲趕緊跪了下來,豎耳聽著。這麼些年,已經是常態了,只要是他當值,康熙平日裡的聖旨都是由他來擬寫。
“雍郡王胤禛此次直隸賑災,辦事妥帖,心懷天下擔當,深得朕意,晉雍親王”
喜歡歷歷君心請大家收藏:()歷歷君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