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說:【這是跟神經網路相關的論文,剛好我這段時間也在研究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他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出現,讓時漾喜出望外。
後來時漾才知道他主修的也是計算機,雖然兩人學的方向不一樣,但殊途同歸。
時漾跟他開始聊的變多,但大多數都是學術上的交流。
時漾本來打算下車回宿舍按照brian的思路把論文再改改,沒想到這時候會收到許硯的訊息:
【大概下週回國。】
看到他訊息的那一刻,時漾還覺得意外。
這是他出差後,兩人第一次發訊息。
時漾發愣兩秒,才給他回複:【怎麼了?】
許硯:【工作計劃有變。】
原來還是工作。
時漾:【哦。】
時漾敷衍的回複後,就關了手機,下了公交車,回了學校改論文。
研究生的宿舍是雙人間,時漾同宿舍是隔壁實驗的同門唐晴,最近兩人都在論文熬夜。
這會兒時漾按照brian提供的思路,改起來很順利。
她看眼手機,看到微信有訊息進來,這會兒已經淩晨三點了。
時漾點開,是許硯三個小時前的訊息:【你想什麼時候跟父母說?】
時漾一頓,跟父母說,兩人結婚的事嗎?
時漾:【等你忙完吧。】
時漾沒想到那邊很快回複:【好。】
這會兒唐晴也是改論文改的格外暴躁,她趴在書桌前刷手機,不知道看到什麼,跟時漾分享,“啊啊啊,餘微居然進了物理研究所。”
時漾一聽到這個名字,有片刻的遲鈍。
唐晴過來,把手機遞過來,是有人在學術圈裡發布科大的物理研究所的錄用人員名單。
時漾看到餘微的名字在裡面。
餘微跟她們同齡,但已經是博士畢業,前兩年一直在美國的科學院工作,因為一則採訪而出圈,被譽為最美華裔科學家。
後來有人翻出她在博士畢業典禮上代表華裔留學生發言的言論被搬到國內的社交平臺,再加上她一直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分享各種物理常識,一時間收獲了不少關注與粉絲。
可同樣的,她還有另一個頭銜——少年天才。
當年她跟許硯一起進的少年班,只是後來她畢業後去了加州深造,許硯選擇了退學。
時漾想著,就在論壇裡翻到了他們這批研究院的正式上班時間,就是下週。
她想到許硯說的那句,下週回國。
有了brian的幫助,時漾的論文總算被導師認可了一次。
但導師又給出了新的問題,時漾又不得不回去熬夜看他的期刊,同時準備春招簡歷。
論文還沒修改完,老媽給時漾打了電話。
以前時漾一週最少給老媽打兩個電話,但最近忙的不可開交,母女倆從開學到現在就打過一次電話。
時漾把手機豎起來,放到電腦旁,自己則環抱著雙腿,一邊回複導師在群裡的訊息。
“漾漾,下週末你奶奶七十大壽,你可一定抽空回家。”
時漾手上的動作停住,“我還真差點兒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