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本來就夠糟心了,再正兒八經的生場病,她怎麼跟三個哥哥交代?
給隨風順完毛、剪了指甲,已是斜陽晚照。君若洗漱一番,去了廚房,親手給隨風燉小牛排骨,用粳米雞肉熬了點粥,又煮熟兩個雞蛋,蛋黃給它,蛋白歸她。
看著隨風興致缺缺地吃完飯,君若拖著它去正房。所謂拖,就是從隨風背部半抱起來、託著它兩個大爪子往前走,走一段隨風嫌別扭,便會自己走。
說起來,隨風現在這大體格,她哥哥也是拎起來就走。她倒是有那力氣,奈何不是哥哥高大頎長的身形,她抱隨風比抱著個大男人更有難度,當然,也更滑稽。
到了正房,隨風自顧自坐到蔣氏為它專備的涼席上。
蔣氏做了骨酥魚、荷葉雞、花香藕、肉絲炒豆苗,另有千層饅頭和綠豆粥。她飯量小,君若也不主張擺一大桌卻吃不了幾口,兩個人四道菜正好。
“都是我想吃的。”君若笑盈盈落座,拿起一個饅頭,就著菜,吃得津津有味。後來吃了兩片花香藕,就分一些到碗裡,淋上辣油。
蔣氏嗔她一眼,“就這一樣清淡的,也不肯好好兒吃。”
“沒法子,越熱胃口越差,辣味開胃。”
“記得多喝點兒綠豆粥。”
“嗯!”君若夾了塊荷葉雞,轉身招呼隨風,“小子,要不要吃?”
隨風漫不經心看一眼,繼續望著映著霞光的明瓦。
“沒口福。”君若只好自己享用。
蔣氏瞧著隨風,眼角微濕,“總是隨風最記掛月霖,上回會試,它送出去,就那麼眼巴巴地瞅著……”
“是啊,哥哥沒白疼這傻兒子。”君若坐到蔣氏身邊,攬了攬蔣氏的肩,“您也想哥哥,我知道,只管與我說,不過這會兒先吃飯,好嗎?”
“好,好。”
端午臨近,居士巷三家籌備得樣樣俱全,君若派人去問過,得知魏家、沈府、沈夫人那邊亦然,便安心準備過端午。
五月初三,煮粽葉,泡粽子米,洗蜜棗,做豆沙,做鹹味粽的餡料。
五月初四,廚房、會包粽子的僕人分散到幾處,開開心心地包粽子。
蔣氏這邊,有君若、趙媽媽、堯媽媽、楊柳和曉風,六個人圍坐在偌大的矮桌前,一面說說笑笑,一面分工忙碌。
因著蔣氏和君若的不斷努力,氛圍又洋溢著歡快,隨風心情好了不少。這會兒,坐在君若身側稍稍靠後的位置,好奇地看著她包好一個個小巧的粽子,偶爾,大腦袋一歪,貼著她背部,打個小小的瞌睡。
蔣氏有些替小家夥遺憾,“可惜,我們隨風不能吃粽子。”她已問過君若了,曉得就算是鹹味粽,隨風也是不吃為好。
君若想了想,樂得讓隨風有參與的感覺,“沒事兒,明兒給它包幾個大的,裡面只放肉和排骨,單獨蒸一下,好歹是那麼回事。”
“這法子好。”蔣氏瞧著隨風,滿眼慈愛,“等到來年做粽子,隨風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曉風接道:“說不定還會犯嘀咕:瞧著做的時候沒排骨,怎麼我吃的就有?”
大家都笑起來。
同樣的一日,長寧長公主率領顧月霖、李進之、沈星予和千名官兵,幫助兩個村落的百姓搬到就近的軍兵營房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