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子裡的掌櫃自然要喚人手送到竹園,因數量著實不小,主動免了腳價。
糧米方面,要等見過蔣氏陪嫁的莊子上的管事再行斟酌,顧月霖轉了幾個布莊,問了問棉花、棉布的價格,最終前往自家租出去開了布莊的那個鋪子。
好歹有著租賃的關系,要是掌櫃的人品還行,不妨關照一下他的生意。
進到鋪子裡,顧月霖並沒自報家門,只是找掌櫃的詢問價格。
掌櫃的是四十來歲的男子,身形高大,胖胖的,乍一看讓人覺得不好惹,可是說話十分爽快,笑容分外和善,只片刻就叫人忘記初見他的感覺。
顧月霖對這人挺有好感的。
掌櫃的如數家珍地回答顧月霖的問題:“彈好的熟棉一斤七十文,棉線一斤一百文,粗棉布三百文一匹,細棉布三百三十五文一匹。”
價格與別家一樣,顧月霖喚趙媽媽看質量。這種事,他有心親力親為也不行,這種眼光可不是想有就有的。
趙媽媽用心看過,笑眯眯地對他輕輕點頭。
顧月霖迅速盤算一下,道:“我要三百斤熟棉,棉線十斤,粗棉布一百匹,細棉布一百匹。”
掌櫃的訝然,目露驚喜,隨即一刻不耽誤地拿過算盤,邊撥算珠邊道:“三百斤熟棉是二十一兩銀子,十斤棉線一兩,粗棉布一百匹三十兩,細棉布一百匹三十三兩五錢,一共是八十五兩五錢,得嘞,您給我八十五兩,外帶送到您府上,行麼?”
趙媽媽微不可見地對顧月霖點了點頭,示意講價的餘地也就這麼大。
顧月霖本就沒講價的打算,見狀一笑,取出出荷包付賬,說了竹園的位置,“腳程不算近,您送過去為不為難?”
“不為難。”掌櫃的笑道,“在城裡一些地方,要繞來繞去地走上大半天,算腳程不比您家離這兒近。”
“那就成,裝上車跟著我的馬車走就行。”
“好嘞!”
和來時一樣,趙媽媽和顧月霖一起坐在馬車上,全程笑眯眯的。
顧月霖道:“我娘說,做棉衣的話,一個人用二斤上下的棉花,我沒記錯吧?”
趙媽媽應道:“少爺沒記錯,男子用的稍微多一些,女子用的稍微少一些,平均就是這個數。”頓了頓,終是沒忍住,問,“您怎麼買這麼多?家裡上上下下全算上,現在也就十多個人。”
顧月霖如實道:“往後要添些人,還有莊子上、鋪子裡的,背不住還要接濟人。”
趙媽媽的回應是:“那奴婢可得跟紅翡、綠珠抓緊做棉衣。”她對自家太太和公子從來是無條件地信任。
顧月霖一笑,“真要辛苦你們一陣了。”
這時,趕車的成安揚聲道:“少爺,您剛剛說要添些人,要不要廚子?”
在顧家的時候,飯食一概由府裡的大廚房供應,各房頭小廚房的用處,不過是常備著熱水,做些點心,遇到自己房裡值得慶賀的事,才會買菜肉果蔬,擅廚藝的僕婦下廚。
如今在竹園,是蔣氏、趙媽媽、兩個大丫鬟輪班做飯菜。
成安了解這情況,為此有這一問。
顧月霖道:“你有合適的人手想推薦?”
“是。”成安道,“我有個發小,以前在一個飯館做主廚,收了兩個小徒弟。早在今年初,飯館倒了,師徒三個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方,一般都是隻要我那發小,那兩個徒弟沒地兒安置。”
“廚藝怎麼樣?”
“廚藝不敢說一流,小的只能保證絕對不比太太和趙媽媽遜色。以前在顧府,小的推薦也沒用,到眼下記起了這一茬。”
顧月霖道:“你得了空就去喚他們到竹園,讓太太看看怎麼樣,太太覺得行就留下。”
“是!”
布莊送東西的車一直跟在後面,隨行到竹園,由趙媽媽引著去了內宅。
顧月霖長期居住的書房院、蔣氏的正房已經換上了明瓦。
布莊的人離開後,辛夷已睡了一覺,精神抖擻地跟顧月霖討差事。
顧月霖吩咐他幾句,去找母親說話,先報賬,“出去這一趟,花了三百四十五兩。炭和柴說好了,申時左右送過來。”
蔣氏頷首,“有什麼感觸?”
“覺得銀子其實挺禁花的。”
蔣氏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