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答的簡潔,顯然是不願多說的意思,寶釵也不再多問。
她拭去眼淚,由衷贊道:“那就好!你這樣的世外仙姝,原就不該受凡塵腌臢氣,修道正適合你。”
黛玉歪頭笑道:“姐姐嫁給諸葛丞相,也真真適合!”
寶釵回想起方才的離愁別緒,心下更是難過:“如今歷史程序錯亂,也不知他能否安穩到做丞相的那天?”
黛玉掐指算算日子:“如今還不到赤壁之戰的時候,此時聯合東吳,確是難以預測吉兇。”
寶釵咬唇道:“而且,我懷疑有一位與你我同款情形的人,正在襄助江東,這人知曉我夫君後世能為,不知會不會攛掇孫策、周瑜殺他……”
“同款情形……難道也是咱們的姐妹?”黛玉來了興致,笑道,“姐姐若不放心,小妹可尋機會去江東打探一番,順便設法護一護姐夫!”
說道“姐夫”二字,她語氣中已滿是調皮。
寶釵面頰羞紅,聽到她要去江東,忙勸道:“這樣的亂世,你一個女孩子可不要亂走,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即便是有些身手,若是遇到大股流民也難免麻煩。”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黛玉嘆道:“咱們在大觀園時,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可看看如今天下百姓這樣朝不保夕、白骨露於野的慘狀,天道無常啊!”
寶釵沉默。
黛玉病逝時,賈府雖風雨飄搖,卻還能勉強支撐,之後在權力傾軋中淪為齏粉的慘狀,幸而黛玉未曾經歷。
她雖早逝,畢竟也算一生清白,未遭命運荼毒到底。
黛玉見寶釵神色沉重,換了話題,聊起自己在昆侖山上看過的日出,遊過的鏡湖。
寶釵也說起自己在隆中的生活,說起諸葛亮時,難免又要想到他趕往江東的危險。
黛玉見她時時記掛前往江東的丈夫,心下暗暗有了計較,吃了兩塊茶點,敘話幾句,就起身告辭。
寶釵送至船頭,叮囑道:“妹妹若得空,一定要再來看我啊!”
黛玉回眸嫣然笑道:“少不得再來攪擾姐姐!”
說罷,她飛身跳下船,幾個起伏掠過水面,消失不見了。
梅四欣羨不已:“夫人,下次您這位妹妹再來時,請她教我學道吧!我要能飛天遁地,就更能保護夫人了。”
三日後,寶釵坐在廊下,一手搖著阿瞻的小床,一手捧卷閱讀。
一張信箋忽從院外竹林滑出,飄飄搖搖越過院牆,準確無誤地落在寶釵手上。
寶釵起身四下看過,並無一個人影。
她將信箋展開,熟悉的黛玉筆跡,只有兩句話:速來江東周府,故人遙望芳蹤。
故人?周府!果然是那位孫夫人非此世人。
寶釵又驚又喜,她將阿瞻抱回房去,教梅鹿看著,到廂房召來梅四、蘭五,讓她們扮做書童,收拾行裝。
她則扮做“黃先生”去府所找到關羽,說明自己要臨時外出,拿三個錦囊給他以備不時之需。
行出襄陽城不久,路過一片松林,忽一陣清香撲鼻,又有輕柔的鳥鳴吟唱。
寶釵按轡徐行,凝神向道路兩旁看去,
忽迎頭風動,一女子從樹梢跳下,笑道:“這位公子風姿特秀,盡顯魏晉風流啊!”
正是黛玉。
見此人如此神出鬼沒,蘭五瞬間亮出匕首,卻被梅四悄悄按了下去。
寶釵勒馬笑道:“我此生所向,乃消掉混亂的魏晉南北朝,為大漢續命四百載!”
她展開雙臂,颯然道:“此乃大漢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