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原村通向飛簷山的山路只有一條,是以前平原村的村民上山摘草藥踩出來的。
僅管多年過去,周圍已是荒草叢生,但這條路依然儲存著原樣。
一行人沿著傾斜崎嶇的山路往上走,為了保證行走其間的安全,每踩一步都要以穩妥為主。
沈非世全程跟在宋雪染身邊,隨時注意身邊的動靜。
等到達飛簷山的山腳下時,仰頭張望,才發現這座山峰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險峻。
據孫伶所言,飛簷山顧名思義,因為這座山峰高聳入雲,山體側面陡峭程度,猶如懸空的飛簷,故而得名。
相傳,飛簷山裡有神靈居住,平時不喜被人打攪。若是有人入侵神靈的領域,就會受到懲罰。
世代居住在平原村的村民們都是靠山存活,所以一直都是抱著虔誠的信仰,供奉著山裡的神靈。
為了不驚擾到神靈,村民只在飛簷山的外圍一帶,開荒種植蔬菜和果實。雖說談不上豐收,卻也可管一日三餐勉強溫飽。
後來有村民偶然間發現了燻麻草的存在,瞭解到此物能作為醫藥使用,還能拿到鎮上買賣。
久而久之,生活才漸漸寬鬆。
村民們認為這是神靈對他們的恩賜。
平原村背靠物質豐饒的飛簷山,之後又有燻麻草出現。這讓很多人眼紅,都想著分一杯羹。
別村有一個技藝高超的獵戶,聽說飛簷山裡有許多的珍稀飛禽走獸,一時起了貪念。天還沒亮,便不顧平原村村長和村民的苦心勸阻,躍躍欲試進了飛簷山打獵。
然而,直到太陽落山,原本早該歸家的獵戶,卻遲遲沒有現身。
家裡人跑去報官,官府當時確實是派了許多人進入飛簷山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人,獵戶如石沉大海。
時間一久,便不了了之。
平原村的人認為,是這個獵戶的無禮行為,觸怒了神靈,才會引火上身。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村民更堅信山裡有神靈的存在,且一直在保護著世代供奉它的平原村子民。
這個傳聞一經散播,被人們繪聲繪色,越傳越離奇。旁人再也不敢打飛簷山的主意,生怕下一個遭遇橫禍的就是自己。
孫伶道:“最後官府才貼了告示,禁止任何人再談論這件事,否則會被視為惡意散播不實言論,藐視皇威,關進大牢。從那以後,這件事便成了禁忌。”
宋雪染道:“那平原村的村民,平時會進去山洞裡面嗎?”
孫伶搖頭:“不會,他們很敬畏神靈,就連小孩都會被大人告知,不可以靠近飛簷山。”
原來飛簷山和平原村之間,還有這麼複雜的關係。背後竟牽扯到神靈,一件接一件的命案都是如此玄乎棘手,自然而然就成了官府的心腹大患。
久久抓不到犯人,又擔心朝廷怪罪下來,同時還要堵住悠悠之口。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大麻煩,免得夜長夢多,官府出了一個下策。
一方面任由流言傳出拖延時間,一方面等流言帶來的恐懼和陰影,牢牢籠罩在人們心裡之後,再出面警告百姓們不許談論這些事情。
但那個時候,錯誤的觀念已經深深植入百姓的腦海裡,儘管多年以後再提起此事,大家都只會說是神靈和男丁犯的錯。
而這些被人們理所應當認定為加害者的人,卻對此一無所知。連它們是否存在,是否活著也是未知數。
只因有人這麼說了,他們就信了。
很多事情不管發生的當下,有多麼讓人心震撼憤怒。但都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被人們漸漸淡忘。
因為他們只是旁觀者,而非受害者。
宋雪染對神怪的說法有質疑,但保留意見。讓她比較在意的是平原村發生的事,官府給出的答案太過於牽強,根本經不起推敲。
身邊一有不和諧的畫面和事物發生時,直覺上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進而懷疑並尋找那些被人為故意遮掩,見不得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