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超大的空間儲存器怎麼來的?
肯定是寧大師的又一力作,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可以普及。
空間的主人是寧青?
寧小姐考完試寧大師的侄女啊!偏心自家侄女有什麼不對嗎?寧大師的作品,送給誰都是他的事。
之前怎麼沒有聽說空間儲存器的存在?
那是你孤陋寡聞,寧氏研究所早就有空間儲存器販賣,就是價格貴了點,還是限量的。其他訊息靈通的家族都知道。
這個特大空間的存在,就被大家腦補成寧青的個人裝置。就是心裡羨慕嫉妒恨的人,都不得不討好寧青。跟寧青打好關係,以後要是寧大師要出售這些特大空間,就有機會買上一個。
寧青本來還擔心方詩意的存在會被懷疑,結果,看見軍隊上層那些討好的臉孔,就放心了。星際時代的群眾,腦洞還是蠻大的嘛!!
收好各軍團的物資以後,寧青就抱著疲憊的方詩意回去了。夏興邦想要女兒直接回去首都,並把那些物質運送到後方的戰艦、機甲生產部門。
但寧青不願意不願意離開前線。方詩意也不願意呆在統戰部,強烈要求留在黑蜘蛛兵團裡。夏興邦對自家閨女不願意留在華夏軍團裡,表示十分不爽。)
寧青因為和方詩意做了一個秘密交易,也沒有強迫女兒回去。她藉口為女兒保守空間的秘密,就讓方詩意留在聖蛋上了。
物資打包好了,退守計劃就開始了。因為黑蜘蛛是掛在華夏軍團的名下,夏興邦讓黑蜘蛛跟著華夏軍團的第二分團行動。
華夏軍團裡,第一分團是負責統戰部的安全。第二分團是負責接應工作,至於第三分團就是扶著殿後工作。因為夏興邦要兼顧統戰部的工作,各個分團的工作安排就由自己的團長負責。
第二分團的團長夏策少將是夏家的旁系,是祖宅那個研究員夏棋的表弟。按血緣算起來,他也是夏興邦的表親兄弟。夏策年齡比夏興邦要大一點,但是為人處世都十分老道。
他讓黑蜘蛛的戰艦跟在旗艦後方的護衛艦附近,位置上安全。就是想要出戰也十分方便。寧青也沒有挑剔。直接跟在最後一艘護衛艦的後方。
當趙振陽等5個軍團輪轉到正面戰場以後,後方的統戰部和輪休的軍團就開始撤離了。武器儲備較多的3支邊防軍在前開路,統戰部的旗艦走在中間。傷亡較少的5只邊防軍和華夏第一分團分別警戒兩側。
中後方就是運送傷兵的戰艦,還有3只負責機動的軍團。華夏的第二分團就在其中。因為蟲族被後方的殿後部隊擋著,防禦軍一路上都沒有遇上什麼問題。
而黑蜘蛛的戰艦聖蛋上,寧青還在訓練女兒跟她一起上機甲。寧青的機甲是寧思鄉最新打造的精神傳導機甲。是青蓮系列002型。流暢的線條,銀灰『色』的外殼。
寧青因為趕時間。根本沒有對機甲進行外表裝飾。她在檢查過機甲的結構和智慧系統以後,就直接把機甲放進自己的空間裡。方詩意的空間較大,裡面還放了2架同型號的青蓮機甲備用,還有足夠多的能源儲備。以便隨時更換。
經過蟲洞那次冒險,現在寧青每次宇宙航行都要備足營養條和能源。方詩意也在母親的教育下,深深地領會有備無患這一座右銘。
於是。那個未來的星際女將軍,就養成了倉鼠一樣的好習慣。空間常備有各種作戰航行物資,像中小型衛艦、機甲,都要雙份以上。像能源、營養條那些,就是按照兵團的分量來算。每當物資儲備降低的時候,方詩意就會盡量補倉。
在寧青和方詩意訓練登上機甲的時候,正面戰場的蟲族也有了變化。殿後的5只軍團還像平常一樣,跟蟲族廝殺。但是,趙振陽很快就發現了不對。
之前正面戰場上,4支軍團輪轉是稍微有點吃力的。後來增加了一支軍團以後,機甲作戰的強度就降下來了。但現在,各個軍團都傳來傷亡人數大幅上升的訊息,趙振陽迅速讓各個軍團估算作戰蟲族的數量。
經過資訊匯總,副艦長彙報了前線的蟲族數量突然增加了一億。趙振陽心裡一沉,蟲族的增兵來了!他迅速向統戰部發去資訊。夏興邦接到資訊也沒有意外。
距離非拉的蟲族增兵,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蟲族這時候增兵華夏,也不算意料之外。倒是這次蟲族增兵的數量,比非拉戰場的增兵要少,卻讓夏興邦更擔心了。
蟲族一向喜歡以數量碾壓取勝,這次的增兵肯定不僅僅是一億,那剩下的增兵在哪裡呢?華夏的後方會不會有蟲洞的存在?夏興邦對自己猜測,也不能否定。他也迅速向後方軍部發了資訊,希望各處防線組建要加緊速度,尤其是土豪星系上的防線。
由於蟲族增兵已到達,夏興邦就讓殿後的5個軍團開始收縮,準備撤離。趙振陽接到夏興邦的命令以後,也是抹了一把汗。如果夏興邦要求他們死守第一防線,他也只能照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夏興邦還是一個厚道人,沒有要他們送命的意思。趙振陽接了命令,就開始重整軍團。各個機甲小隊以自己的戰艦為單位,互相掩護、輪流後退。
等到各個軍團報告,所有機甲小隊都在戰艦有效登入範圍內的時候,趙振陽就下令了。殿後軍團都退往非拉—華夏邊境線上。因為華夏第一防線位於隕石帶上,蟲族的前進被許多隕石阻擋。5只軍團的撤退還算順利。
倒是夏興邦所在的統戰部,卻遇上了一個不算太壞的壞訊息。在防禦軍途徑寧星附近一個邊境星系時,終於遇上了蟲族的軍隊。統戰部估計蟲洞的位置,是在第二防線以前,後方暫時也沒有發現蟲族的身影。
這次的蟲族數量大概有2億。為了不影響退守計劃,統戰部派了5之軍團上前迎戰。剩餘的軍團就跟統戰部繼續退守第二防線。應戰的部隊分別是後方的3支機動軍團,還有兩側的2只邊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