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勝寧表示自己早上要參加飛板接力賽和障礙賽跑。中午就可以一起吃飯。寧青看了一下邀請函上的分組和賽程安排。訓練營一共分了三隊,是按照按各級的人數和年齡安排。
分別是紅黃藍三隊,紅『色』隊伍是14、13、3、4四個班。黃『色』隊伍是12、11、5、6四個班,藍『色』隊伍是10、9、8、7四個班。不過低年級6歲以下的人數較多,可以有選擇參與權。
寧青馬上開啟座位上的觀看屏,螢幕上馬上就播出了早上的進場儀式。螢幕右方也有各種按鈕,可以把運動場中的各個地方360°投影。也可以選定物件跟蹤拍攝。寧青首先選擇了跟拍兒子,然後,再看賽程安排。
寧青首先看了早上的安排。除了有小寧參加的飛板接力賽和障礙賽跑,還有一個躲避球。下午則是失重球賽和隊伍混合戰。嗯。寧青感覺下午的比賽好像沒聽過。不過,訓練營的資訊通知,今天第一場比賽,就是飛板接力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飛板接力賽。顧名思義就是以『操』控飛板飛行競速,並進行接力的比賽。寧青仔細看了一下比賽安排,接力賽是要進行三輪的比賽,就是每個隊伍都要派出3組,然後隨機組合比賽。每一輪比賽都有積分,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
飛板接力賽是每組都要派出6個人,而且規定每個班都至少有一名代表。而紅隊和黃隊的成員年齡相差太大。所以一般是年長的班級在指揮。藍隊年齡都是相差不大的,倒是有一番爭執,不過最後都是“看拳頭”的。
這是夏勝寧的原話。寧青感覺自己的兒子,可能最近和一些大小孩一起玩,嘴巴上都沾了一些“兵.痞”氣息。不過夏興邦倒覺得無所謂,難道男人都是喜歡野『性』一點的?寧青暗想。
夏勝寧是第二輪接力賽的第四棒。寧青看了前面一輪的接力賽,紅隊是把3、4班的孩子安排在第二、第四排位,其餘都是13、14班的人。而黃隊則是把5、6班的孩子都安排在中間。這兩個隊伍都是有比較小的孩子拖後腿。只能錯開安排一下。
飛板競速其實就是考驗身體的承受能力,畢竟飛板上是沒有任何擋風的東西。你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風阻越大,承受的壓力就越大。所有的參賽者都是統一趴在飛板上,避免甩出飛板。
但是訓練營卻沒有讓孩子佩戴任何護具,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孩,體能幾乎都是初級階段,卻是連頭盔都沒有。當然飛板上有感應裝置,一旦乘坐者身體狀況下降就會自動減速停下。而訓練營也是想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量力而行的道理。夏興邦原話。)
接力賽的每一棒的路程只有50公里,每個飛板接力手的在接棒後的加速度才是真正考驗。而紅隊和黃隊一向在這項競賽都很少贏得過藍隊。他們一般爭的是第二名或第三名。
等到第二輪,寧青開啟了全程接棒鏡頭,更是緊張的開啟助威頻道。助威頻道是可以把觀眾席上的加油、助威、喊口號的聲音都傳到比賽場地上。寧青看了看接棒的順序也是和之前的一樣,就明白兒子的重要『性』了。
紅隊、黃隊的第四棒都是低年齡隊友,也是關鍵到後面的人選。寧青一直死命的看著三隊的接棒過程。由於藍隊的隊員實力比較平均,一直在領先。而紅隊在第二棒落後了一半路程,又在第三棒追回來。
等到夏勝寧接棒的時候,他和黃隊的第四棒也是相差無幾的。而黃隊的的第四棒是6班的,就是年齡比夏勝寧大上2歲。寧青從觀看屏上看見夏勝寧開始,就大聲叫起來了,“加油、加油,兒子加油,兒子加油……”
寧青很激動,比之前在幼兒園的運動會,更加緊張,手心都捏出汗了。不過附近在尖叫加油的人也多,都是各自看著自己的觀看屏在狂叫。夏勝寧的起步速度比對方要慢一點,但是他一直在加速。帶著護目鏡的兒子臉上也是無比嚴肅,他慢慢的追上對方。
但是對方也開始了一點點加速,想要拉開距離。寧青看見兒子微不可見的抿了抿唇,然後,繼續加速。寧青不禁緊張起來,昨晚,夏興邦提點過兒子,他的體能界別還不可以承受過快的加速度,所以一旦感覺不適了,就不要再加速,儘量保持勻速就可以了。
而寧青拉近鏡頭,看見兒子加速後不斷冒汗的額頭更是擔心。很快,雙方的速度就幾乎持平了,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夏勝寧沒有繼續加速。兩人保持了一定距離相繼交棒,夏勝寧也沒有被甩開太多。(未完待續)
ps:感覺,好像寫偏了一點。汗!不過,以後夏勝寧的學院生活,估計不會描寫太多,所以,大家就當是提前看學院生活吧~
喜歡穿越之喜當媽請大家收藏:()穿越之喜當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