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怎麼會有鬼?難道仙人不管此事?
無論如何,露兒估計就藏在這座仙廟裡。
可這個邏輯說不通啊,鬼不是天然害怕神仙的嗎?剝面鬼為什麼要將露兒藏在這個位置。
蕭雨打算仔細檢視一下這個仙廟仙明的來源,她瀏覽了刻在牆上的文字與圖畫,大致瞭解了一下洛文仙的來源。
原來,洛文仙是掌管仕途通暢的文仙。
三百年前,阜縣曾經出現過一位天才少年,名叫許皓宸,是家中的獨子,他出身貧寒,從小就沒有了父親,僅靠母親織布拉扯長大,但母親也染上惡疾,花了不少的藥錢,但他從小就嗜書如命,很愛讀書。
他想去書塾,可惜家境貧寒,交不起束脩,後來夫子可憐他,認為他必成大才,於是破例收了他。
許皓宸十八歲時就能考取縣、道、府三個第一,名震一時,可由於他沒有給考官送禮,因此省試不第,可天無絕人之路,同年陛下召開了一場文論大賽,在這場文論大賽中,許皓宸寫出了一篇策論,名為《四觀論》,獲得了第一名。
這篇策論精準提出了當時的民生問題,並有相應的解決措施,與當時盛行靡麗文風不同,這篇策論更加務實,講究實在。
許皓宸在十九歲被破例直接參加殿試,結果顯而易見,成為了當年的狀元,於是風風光光地回到了阜縣,母親得知這個訊息,惡疾也突發好了。
許皓宸不僅才華出眾,連相貌都是一等一的,阜縣當時很多女子都想嫁給他,許皓宸都沒有同意,最終娶了宰相之女,在仕途上節節攀升,最高位時任禮部尚書,兼太子太保。
他死後,阜縣人們懷念他,也為了勉勵後人刻苦求學,於是便修建了一座廟觀供他,認為他是文曲星下凡,尊稱他為文仙。由於阜縣近水,一次皇帝出巡,經過阜縣,瞭解了當地的民間傳說跟信仰,又封阜縣文仙為“洛”,洛文仙的稱號便沿用至今。
蕭雨一邊看一邊思考,還是想不通剝面鬼為什麼要將露兒藏在這個位置,即使洛文仙屬於文神,但也不至於說毫無法力可言。
難道剝面鬼曾經愛慕洛文仙?但因為自己醜陋,所以自卑又妒忌她人相貌,才想透過搶奪漂亮女子的美貌來填充自己的內心。
“道……道長……救我。”一個模糊又微弱的求救聲響起。
在仙像背後,露兒被捆綁起來,看見了蕭雨,努力發出聲音求救。
蕭雨立即將她解救,問:“你是怎麼被綁到這裡的?剝面鬼呢?她去哪裡了?”
“她……她將我丟在這裡,然後就溜走了。”露兒說道。
“溜走了?往哪個方向?”蕭雨道。
“那……那個方向,道長……你快去收了她吧。”露兒指了指廟前的右手邊道。
蕭雨將銅鏡拿出來,說道:“既然已經找到你了,何須要追她,用這個銅鏡肯定能引得出來。”
“不行,”露兒摁住了蕭雨的手,“這裡是仙廟,洛文仙是給阜縣村民保仕途的,不能褻瀆了仙明,否則我們阜縣的村民仕途會不順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