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容木派來的律師和專家,不然趙寧遠都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之後的兩週,容木親自上陣和港城的地頭蛇進行了談判,完成了利益分配。
洛明則是和趙寧遠一起對灼光遊戲的股份進行了分配,這次上市灼光遊戲將拿出25%的股份。
股東們的持股比例也跟著縮水了,灼光科技是灼光遊戲的最大股東,原本有79%的股份,拿出25%,還剩下了59.25%的股份。
企鵝手上有灼光遊戲15%的股份,拿出25%還剩下11.25%。
仝明偉手上有灼光遊戲5%的股份,拿出25%還剩下3.75%的股份。
趙寧遠手上有灼光遊戲1%的股份,拿出25%還剩下0.75%的股份。
這25%的股份中,洛明還抽出了一些原始股讓灼光遊戲以及灼光科技的員工們購買。
值得一提的是洛明,林淑雯,容木,仝明偉四人都沒有購買灼光遊戲的原始股。
趙寧遠把自己這些年賺下的錢都買了原始股,讓自己在灼光遊戲的持股比例還能維持在1%。
灼光科技的其他高層們也都買了不少灼光遊戲的原始股。
陳俊苗,蘇晴買了5000萬的,陳思楚砸鍋賣鐵還問林淑雯借了一些錢買了3000萬的,洛明和容木的秘書李妍,宋玥各自買了500萬的。
其他子公司的高層,灼光娛樂的明星們也都買入了一些。
除了公司的管理層和明星以外,灼光的普通員工也買了不少原始股,加起來有5億了。
按洛明估計,到時候灼光少說會出現300名左右的千萬富翁,1000萬在大多數省會城市都能夠買房,買車了。
剩下的錢少說也有個2,300萬,這些錢買點國債,黃金,或者是乾脆存銀行,吃死期的利息都夠過一輩子了,算是提前實現財富自由了。
就算是直轄市,1000萬也夠在不是太好的地段全款買房了。
灼光科技給員工發福利的動作自然瞞不過這些眼尖的資本家了。
如今的網際網路領域,在沒有融資的背景下,能夠崛起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這不僅僅是因為業務的擴張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是因為資本已經控制了一切,當他們看好一家公司的時候,這家公司就必須讓出部分股份。
因為你不讓,那麼資本就會幫助你的競爭對手,或者是資本乾脆投資做一個同型別的公司。
理論上來說,只有速度發展的非常快,在資本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形成了壟斷,同時商業模式很快就成熟,能夠獲得鉅額利潤,才能避免被資本侵蝕。
但實際上這種事情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連號稱最討厭華爾街的谷歌,也避免不了為資本打工的命運。
但灼光科技的崛起卻是打破了這個命運。
灼光科技是做遊戲起家的,但除了企鵝在灼光科技實力尚弱的時候,入股了他們的子公司灼光遊戲15%的股份。
剩下的公司別說是入股灼光科技的母公司,就是子公司都沒能摸到。
這是因為灼光科技的崛起方式太過特殊了,提前掌握了大資料演算法的核心專利不說,還在A技術上擁有了技術領先,其他公司想仿製他沒有相應的技術仿製不出來。
攥著這兩項技術,灼光科技先後推出了內涵段子,今日頭條,抖音這三個流量變現的大殺器。
這三個APP還沒有變現能力的時候,有灼光遊戲給輸血,根本不需要其他資本注資,有變現能力以後就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抖音好像還和上頭勾搭上了,據說灼光科技後續推出的抖音國際版上頭佔了34%的股份,灼光自己佔34%,剩下的33%是給國外那些資本的,根本沒有國內資本插手的餘地。
現在突然得知灼光遊戲要上市了,這些資本自然不可能錯過。
除了資本家,灼光遊戲這樣的優質企業自然是受到了很多散戶和股民的關注。
他們在確認了灼光遊戲要上市的訊息後,激動不已。
不過很快,他們就察覺到了不對的地方,因為灼光遊戲這次選擇上市的市場,不是在米國納斯達克,而是港城,這讓很多人都覺得疑惑不解。